正在查看 8 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 作者帖子
gsyrzjy游客
gsyrzjy游客剮就是剐,繁体,千刀万剐
冎、咼、剐,一般认为混同,我这里想把它们区分
Su游客@gsyrzjy #12632
可能你看不到了,但还是补一下。其实没有这么复杂。
冎同剐,剔肉。
咼同呙,嘴歪。
所以剐这种加立刀,后造的字,是没有篆体的,它本身就是用冎的篆书。
为什么加立刀?什么时候加的?为什么加立刀时,剐左边不用正字 “冎” 而用嘴歪 “咼”?
我怀疑是因为隋唐时期民间误用,并且影响很大。毕竟科举立制、规范考试前,用字很混乱的。去看敦煌经卷就知道。不是谁都是许慎郑玄孔颖达
【玉篇】剔肉置骨也。【說文】作冎。【廣韻】俗咼字。【正字通】本作冎。
广韵说剐俗作咼。可能证明我的观点。
总之,剐冎用不带口的篆字就行,冎是最正统的。
如果非要 “冎篆加刂篆” 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清人吴昌硕之流经常干这种事。
虽然他们在我们搞图章的心中是高山仰止,但当时对甲骨金文篆的研究还是不如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时经常据楷造篆。
Su游客那个海 3.29 就是你需要的。“海” 是什么我不知道,可能是青铜器名字简称,要查原书的简称介绍
但我还是要说这种金篆字,不规范。
gsyrzjy游客谢谢 su 回复,我还在
gsyrzjy游客@Su #12699
谢谢先生!我以前无数次使用汉典,但竟不知还有 “傳抄古文字” 这样的栏目,容我细看了再正式回复您!
gsyrzjy游客@Su #12699
根据线索,重查了一遍:
第一、《传抄古文字编》中的海,是指北宋末杜从古编的篆古字集《集篆古文韵海》。作者徐在国说,是从古字书中收集,本人 “不收铜器铭文的”。
第二、《集篆古文韵海》中有剮字,杜从古序说收钟鼎文,但未注剮字是否钟鼎文。
gsyrzjy游客第三、汉典的咼条、剮条下,字源演变、及 “傳抄古文字” 等设计不同,说明汉典的编者还是有认识的,以前我内心认为汉典经常把楷、篆转错了,看来是错怪汉典了,这样转是学界的认识水平公认,而不是汉典的编者乱来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8 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8 帖子:1-8 (共 8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