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薤琳琅


此《金薤琳琅》由明代都穆撰。全书凡二十卷,其内容仿洪适《隶释》之体例,收集历代金石碑刻,上起周、秦,下至唐穆宗长庆年间共六十三种(周刻二、秦刻六、汉刻二十三、隋刻五、唐刻二十七种),录其全文,系以跋尾,各为辩证,为金石学重要著作。此为清乾隆时期汪荻洲刊本,后有清代宋振誉补遗一卷。

其中碑文中有剥落不完的,就用洪适《隶释》中所录的文字予以补全。都穆作风严谨,不凭一己私见任意属读,所下功夫甚勤,因此其文字相对比较可靠。而且很多碑刻现在已经亡佚或者磨灭残损更多,而《金薤琳琅》所录的全文则保存了相当可信的史料,因此颇受史家重视。

金薤(读音是 jīn xiè) 是倒薤书的美称。喻文字之优美。

书前序:清乾隆四十三年卢文弨序

卷一:周刻二种
卷二:秦刻六种
卷三至卷七:汉刻二十三种 [1] 此本增入梁陶弘景瘗鹤铭
卷八:隋刻五种
卷九至卷二十:唐刻二十七种

补遗:五种

都穆(1458—1525),明代大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玄敬,一作元敬,郡人称南濠先生。原籍吴县相城(今苏州市相城区)人,后徙居城区南濠里(今苏州阊门外南浩街)。少与唐寅交好,有说牵涉于唐氏科举之案。弘治十二年第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礼部郎中。主要著作为《金薤琳琅》、《南濠诗话》。

  • 刊印信息

    清乾隆时期汪荻洲刊本

  • 行款版式

    框 19.4 x 13.6 厘米,9 行 18 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版心上镌书名,中镌卷次

  • 序文

    封面有邓敬舆题签:金薤琳琅,敬輿珍藏

    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 1778)盧文弨序言汪氏刻書事

  • 钤印信息

    南通楊元植藏、善根盦印、敬輿 [2] 邓敬舆(1772—1852)又名缙,字鸣谦,号飞霞,如东县马塘镇人。 秘藏、飛霞、廿年心血所得

  • 四库提要

    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賞錄》,已著錄。是書仿《隸釋》之例,取金石文字,蒐輯編次,各為辨證。凡周刻二、秦刻六、漢刻二十三、隋刻五、唐刻二十七,於古碑皆錄原文。其剝落不完者,則取洪适《隸釋》補之,不盡據石本也。《潛研堂金石文跋尾》論其載《韓敕造孔廟禮器碑》,不知《隸釋》所錄但有碑陰而無兩側,乃誤合兩側於碑陰,更譏洪适之闕漏。又論其所釋兩側之文,以「河南匽師」為「河浦退師」,「任城亢父」為「俟成交父」,舛謬殊甚。今考其中若第七石鼓內「斿」字下一字石鼓作「《? 聖》」,薛尚功作「憂」,此乃作「夏」。《會稽石刻》「無辠」之「辠」即「罪」字,此作「辜」字。書體頗誤。又《泰山石刻》「既天下」句,《秦篆譜》「既」字下有「平」字,與史合。而此碑於「既」字下不注闕文,疏略尚往往而有。然所錄碑刻,具載全文,今或不能悉見。《金石文跋尾》謂所載貞元九年《姜嫄公劉廟碑》,今已損失三十餘字,是可以備參核矣。穆別有《南濠文略》六卷,其後二卷即此書。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参与修订者

    老叟、guozibaba

  • 文件名

    金薤琳琅. 二十卷. 明. 都穆编. 清. 宋振誉. 补遗

  • 文件格式

    PDF 高清+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 原色版文件大小:458M
  • 黑白版文件大小:28.6M

初步评估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读者评价

版本价值
3
文件质量
1
  yasr-loader
8 回复
  1. 老叟
    老叟 说道:

    藏印 “善梘盦印” 應爲 “善根盦印”。
    印章最好附書影,如 “敬輿秘藏” 印。
    “封面有邓敬舆题:金薤琳琅,敬輿珍藏”,此 “封面” 應爲 “書簽”,另外爲何是 “邓敬舆”?

    回复
    • 未曾
      未曾 说道:

      感谢先生指正。
      其姓名根据几枚印章结合邓敬舆字号而判定
      邓敬舆(1772—1852)又名缙,字鸣谦,号飞霞,如东县马塘镇人。

      回复
    • guozibaba
      guozibaba 说道:

      1、封面书签上没有看到 “敬輿秘藏” 的印,只有” 敬輿珍藏”;不知秘藏的印章在书籍何处?
      2、叙首页,还有个 “廿年心血所得” 的白文长方。

      谢谢。

      回复
  2. 宁芙外史
    宁芙外史 说道:

    全书凡二十卷,其内容仿洪适《隶释》之体例,

    我感觉可以在洪适之 “适” 后加上拼音(kuò),以方便学人。

    回复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
请尽情点评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
如果你需要咨询其他问题,建议你从下面选择一个版块创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