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guozibaba游客昨天下了一本内阁文库的《胡氏印存初集》,首页有两个印章,1是【佐伯侯毛利高標字培松蔵書画之印】,另一个我个人猜测是2【志青山堂藏】,但无法找到来源,不知道【志青山堂藏】这几个字都对吗,请各位看看。如有知道来源的,请赐教,谢谢。
potianyijian游客爱青山
guozibaba游客
guozibaba游客漢語大字典【愛㤅】
guozibaba游客但具体来源不明:
这里有个【青山堂】,但不知是否是这个:
1773-1838 書肆青山堂店主としては、雁金屋清吉(かりがねやせいきち)を名乗った。
△江戸小石川伝通院前の書肆。青山文庫を設け、所蔵の珍書を閲覧させた。狂歌狂文で蜀山人(大田南畝)と親交があった。五側に属す享年66。墓、江戸小石川多福院。(「国書人名辞典 第3巻」より摘記。)目录下没找到和这一样的印。
xiaolvtian游客中土印风,非日人印。
guozibaba游客@xiaolvtian #80976
可惜找不到来源,国内已经查询《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藏书印选编》书籍和【中国历代鉴藏家印鉴数据库】网站。
崇鹂游客下面这方印有趣,按理这是清末民国以来的元朱文印风,想不到日本人的旧书上还有这种水平的印。应该是受清中期浙派篆刻的影响。
xiaolvtian游客就是清中期的印。
静怡轩游客跟风一些书画上的印章,求教大方之家。很多只能辨认一两个字,或者完全读不懂。
guozibaba游客@xiaolvtian #81015
來源???
guozibaba游客
小朋友游客风渊云壑、归氏浑咢、葫芦印(上、左下未知)右下:复量审定、王夋。
guozibaba游客@小朋友 #81053
风渊(感觉不是,应该是泉)云壑。
guozibaba游客@静怡轩 #81021
第三个图,第二字不知道是什么,【晚?清】
静怡轩游客@guozibaba #81094
我猜是晚身净,另几个和你想的差不多,也不确定
静怡轩游客葫芦印是欧阳修书札后钤的。不知道事什么异体字
xiaolvtian游客@guozibaba #81029
xiaolvtian游客
曾住西厢游客@guozibaba #81062
风泉云壑
曾住西厢游客@guozibaba #81094
晚风堂
guozibaba游客@xiaolvtian #81101
谢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是“朱文长印”,上面应该算方印。
xiaolvtian游客来个方的
xiaolvtian游客举《赖古堂集》是表示“爱青山堂”上限在康熙后。
小朋友游客@guozibaba
古泉字,又作原、源,以至如渊,水旁可省,可参石鼓文渊字。泉、渊有时不别。泉除自身可代三字原、源、包括渊。
晚宣清,无误。
guozibaba游客
石佛游客@小朋友 #81195
请教 释 “宣”的依据。谢谢。
小朋友游客@guozibaba
此字印文本形为泉,没有问题。而渊有上开口,也有上不开口的。当时弃泉选渊,是考虑泉出或积或流,小积为潭,洇流而止为掌。深积则为渊。渊从流水而来,则有进有出(泉在渊外),上下开口,由涌泉深积,则上不开口(泉在渊中)。论书理,泉、原、源三字同源。又加大、小篆、殳书、缪篆、虫书、刻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形变盖多,难以形拘。又加黄氏评米”风樯阵马“,风中桅杆,沙场骏马喻劲。风泉云壑,风中泉面,云中深壑(或风拂泉面,云漫他谷壑),泉水小,难以面言,渊大而广深,云面相宜,篆文泉、渊(图其形)多有不别者,所以选了渊。有朱诗为证,作泉为正,但泉可代渊也无疑。如崇鹂先生释贾以道长字印为封,其形为长字无疑,但他在封后括号内又标长字,可知他的判定时的客观和犹豫,我不以为谬。感谢提供朱氏诗证,可坚我心。
@石佛
其字左为宣右为回,宣中有作回者。拘字形不论书理,此字恐难识。我判定,仅凭先前学古文字的印象,也懒于截图扫描电拍照再缩放再上传。非特殊不翻字书。
小朋友游客上有误打多出的文字三处。抱歉。
guozibaba游客@小朋友 #81353
十分感谢。谢谢。
小朋友游客@guozibaba
该我谢您!以朱诗为证,令我不在泉、渊之间犹豫,舍渊选泉。
上;贾似道 似误以等多处,深愧。
小朋友游客@石佛
宣者,宣气 ;回者,气回。故断为宣。若有不妥,请斧正。
小朋友游客@guozibaba
先前没细看先生回帖,晚宣清意即(天气)夜晚散发清凉,宣作释放、散发解。徐铉:“从回(音xuan,也即今回hui字),風回轉,所以宣隂陽也”。算是本解。回指回旋回转。宣字中回,篆刻作日的不少(为方寸间布白,可减省笔画,甚至以隶入印,也可盘曲回环,增加笔画以补空白,所谓缪篆)。
石佛游客胡钁 一琴一鹤家风 上海博物馆
guozibaba游客
小朋友游客@石佛
提供的这方的白文清晰。凡从二及,从古文及
,右侧无一撇作此:
,从通行及
则人下有手,作此:
,风从凡可作此;
小朋友游客比较二印:
明确为风古文,
右下撇化为横,且手无相交穿头之㐅,如左亘与右回粘连。是个规范和清晰的问题。不过一琴一鹤家风还是能提醒另一印的风形,谢过。
@guozibagba
,此形上右为凡,左为屮、隹,明显是凤而非风。
小朋友游客屮、隹合文也就是雀字。
石佛游客@小朋友 #86406
请教出处。谢谢。
guozibaba游客
guozibaba游客
guozibaba游客@guozibaba #86410回答有误,甲骨文时期假鳳为風,无風這個字形的字。
上贴提到的风的解释,一并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1、楚文字释丛(五则)说的比较清楚。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58-65,共8页 作者:曾宪通
石佛游客一个简单的风的异体字问题而已。
小朋友游客@石佛
依据如下
首行:说文及段注。
次行:、甲209合、20348宾、保卣西周早期、楚系、秦系简帛、说文小篆
三行:帛乙5.11、曾121、包2.4、包2.204、上(2).从(甲).9、上(1).性.35
末行:说文、帛甲1.31、帛甲7.24
格式:书名简称+页数+行数
1、 释风字确实相对合理,不过凤、风不是异体字,如后、後,后本王位土德,後仅指前後、先後次第,简化后后义项包含後。不等同,大多仅为某一义项的繁、异体,工作之余作之餘、自呼作餘、姓余作姓餘、后土作後土就成笑话。前后、后土、王后却没问题。錄、録异体义则全等。
贴个图:简全称的大略对照表
小朋友游客@guozibaba
推荐内容已读
1凤借用为风本无异议,但风初文原形为凤,风无形,图状难,因同声而借凤寄意。凤、风至今有别,以今观古,即为假借(凤既被借,则原本非风);从古视今则为引申。引申非六书,实为象形。个人较认同季旭升的观点。
2.语言是思想的声化,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形)化。胡朴安“声之所在即义之所在”。义起于形也起于声。主借为主事之主,本义灯烛消失另以燭代,凤不同,凤、风初文形同意殊,至秦汉定型形义皆殊。凤本义一直在。于凤本字为象形,于风为假借,许慎依当时定型判为形声也没错。
石佛游客@小朋友 #86484
碰到问题首先查可靠的资料是正解。
石佛游客
小朋友游客@石佛
输入法打不出古文字效果。从凤字初文,不仅为凤本字,借为风,还借为鹏。为象形,其顶冠状,无现代部首对应,形近打作屮,其下主体基于图画文字和类的认识。就一鸟形,朋、隹、鸟三者居其一。文字古形与现今部首对应的问题,有精准对应的也有缺失的。国画、文字都是思想,但图画局限于特定而文字却是一般的思想。如木,概念式抽象符号化,不指号具体此一、那一木,指号一类。而绘画表达仅是一个不论源自客观或主观的此一、彼一具体思想。这也是文字与绘画的本质别。以特定的图画来传达一般思想的困难加上绘图的差异性,都增添文字识别难度,所以演化出声符、形符,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再至简的过程。个人理解形声字的形傍基于类的认识和区分,如江河湖海从水,榆柳梅桔从木,益本有水不拘再加水成溢。甲骨虽成熟但不完善。图形文字因书写的个体化结果差异极大(造成不同图像表达同一个思想),认识上求大弃小,取其类属,斤斤于状写鸟羽的线条走向恐不得要领。部首形态因汉字结构搭配而变化,如手、羽形时有不别。不字下,篆如手。水字居上如益上,居左为三点,居下如沗下,心居下作心,居左作忄,不可拘泥。今朋、隹、鸟皆古文字鸟属形,稚为鸡也可证隹、鸟不二。象安石:“鸠字九鸟,古人造字非无意也”,东坡:”坡,土之皮也,滑,水这骨也“,推特殊至一般来反诘,也就成抬杠。古今有异,篆无梅,篆刻梅花作某花,当今书法创作对无篆的字原则上取古不取今,取古同音、形近字代替,亦假借一途。
隹,标注可见三角至夂形的变化
鸡
凤、鹏、风一形
可以比对。就鸟属鸟形,对应于今朋、隹、鸟三必居一。
另想请教兄台
1、风、凤为异体的根据。2、A是C,A≠B,判定B也是C的逻辑依凭。
石佛游客- 作者帖子
评论
- 存世版本,目前仅见此庆应大藏万历刊本。2023年06月10日 - 11:03 撰自 xiaolvtian
- 抱歉,这没法实现2023年06月10日 - 09:59 撰自 未曾
- 你好,是否能够不通过我本机,然后...2023年06月10日 - 09:52 撰自 ZSHX
- 感谢先生鉴定2023年06月10日 - 09:07 撰自 未曾
- 此抄本年代应为清抄本,应是在张金...2023年06月09日 - 20:33 撰自 炎宋淼
- 经好友提醒,《赤霆经》中卷原文“...2023年06月09日 - 11:48 撰自 公子旷
- 感谢先生补充说明~ 不知道这个书...2023年06月09日 - 10:40 撰自 未曾
- 《考槃錄》記言,屠隆《考槃餘事》記錄關於生活事物等,有趣!2023年06月09日 - 10:12 撰自 xiaopengyou
- 张惟骧《自齐至明毗陵书目》著录此书。2023年06月09日 - 09:52 撰自 xiaolvtian
- 这种p2p分享就是规避你说的那些xx...2023年06月08日 - 22:28 撰自 未曾
最新
热门资讯
图书馆推荐
博物馆推荐
近期回复
-
coffee547 在 思无邪汇宝 36-45 册《姑妄言》.pdf
-
coffee547 在 思无邪汇宝 36-45 册《姑妄言》.pdf
-
游客 在 请教为什么古人计算古籍版面按半页算呢
-
相啸魔 在 求大神分享祖氏家谱
-
相啸魔 在 分享:古木寒泉图. 系列
-
xiaolvtian 在 请教为什么古人计算古籍版面按半页算呢
近期话题
- 求大神分享祖氏家谱 由
商周
- 关于北斗斗柄指向 (转) 由
東
- 求李時燦《中州先哲傳》《中州藝文錄》 由
oubosheng
- 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宋)唐慎微撰 宋嘉定四年(1211)刘甲刻本 由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刘甲刻本
- 《子海珍本篇》所收术数类古籍一览 由
蝈蝈-图书美容修复
- 傅增湘旧藏、京都大学本《三朝北盟会编》,时代应为清抄本 由
炎宋淼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NC 4.0:可共享及演绎,但请非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