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8 个帖子:1-18 (共 18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66321 回复

    崇鹂
    游客

    今早上下载本站过去发布的《坤舆万国全图》原刻三幅,后摹二幅,并万历三十七年《三才图会》所载《山海舆地全图》对读。觉得这种感觉挺有趣味的。

     

    《万国全图》有歙县吴中明跋文,说利玛窦先作《山海舆地全图》,是“彼国中镂有旧本”。

    又读利玛窦万历壬寅(万历三十年)自跋,谓“浮槎西来,壬午解榄东粤”(万历十年)。并说粤人托请,先刻出自携图谱。庚子(廿八年)至白下,“蒙左海吴先生之教,再为修订”。

    李之藻跋文也说“白下诸公曾为翻刻,而幅小未悉(舆地全图),不佞因与同志为作屏障六幅(万国全图)......”

    搜狗截图20221111104036

    这里所说的在广东先刊出,并在南京地区曾经修订翻刻的,即“利玛窦自携原图”,即《山海舆地全图》。在万历三十七年的《三才图会》可以看到,有可能三才图会收录的版本就是南京地区的修订本:

    搜狗截图20221111104610

    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入京,李之藻等诸多文士看到了他的东西,帮助他将原带来的图谱全部翻译出来,同时李之藻并诸生根据中国原有的舆图方志,与利玛窦带来的原图,更改翻译、考订尺度。并根据欧洲的习惯,改作二半球相合的全球易览图。画成六大屏风,以便诸生居家玩赏,即今《坤舆万国全图》。后来将此绘本刊出,即今万历刊刻本。

    搜狗截图20221111110247

     

    所以我注意到:
    1.中国用书有哪些和利玛窦所携原图大概什么样子,其实也没有点明,只是吴中明说《山海舆地图》就是欧洲的图。

    2.可能利玛窦在广东初刊时,已经参考了中国的叫法。吴中明看的可能是欧洲刊印的原图,更有可能根本读不懂,读的还是已经翻译的版本。
    3.三才图会所载的《山海舆地全图》,例如大明、鞑靼、沧溟宗。并根据李之藻跋文,这可能已经是修订翻刻本。

    4.所谓诸生共绘,就是《坤舆万国全图》中各跋之人,且读各种注文的细节可知即中国诸生根据中国古书,与利玛窦充分交流、斟酌后的成果。

    5.其中有一条注文为,钱塘张文焘过纸,万历壬寅秋日。或是画于六大屏风的“绘制时间”。

    @66325 回复

    崇鹂
    游客

    所以,网络一些介绍,也不太准确。

    例如说这就是抄袭中国的东西主要是明代航海旧文献的功劳,又例如说,中国仰仗利玛窦获得西学之最新成果。

    可能都不够准确,实际的古、今、中、外,四者结合的产物,当年的欧洲航海士未必真的需要这种汉字古文的大地图,影响多大多大,云云。中国人也未必需要这种航海资料。当年的想法,可能就是几个老哥们下班之后,商讨研究,用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游戏消遣工具。也就清末以来,开始搜集。

    @66359 回复

    zheshijie
    游客

    看楼主研究的这么仔细,推荐关注李兆良,他著有《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可以说是研究这幅图的权威了,相信会给你启发

    @66759 回复

    ultra312
    游客

    李兆良权威个P,纯纯的民科!

    @66817 回复

    修隐者
    游客

    @ultra312 #66759

    额!!!大家只是正常的交流,为啥感觉你这口头语这么粗俗和具有攻击性呢

    @66819 回复

    青雲客
    游客

     

    @ultra312 #66759

    民科怎麼了?民科也不會像你講話這麼粗鄙無禮吧

    @66865 回复

    nadis
    游客

    游客可以回复吗

    @73182 回复

    ultra312
    游客

     

    自己先把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搞清楚,就知道什么是学术研究什么是民科了。没有基本史料学、史学研究常识,就别瞎推荐神棍书了。

    @73196 回复

    何足道
    游客

    作为一个爱好是可以的,就不要搞民科那一套了,像阿Q似的从这里面找自信,就没意思了。

    @73220 回复

    九靈
    游客
    @73222 回复

    九靈
    游客

    你说是你们国家的宝贝,为什么这个渔童画的是中国人模样!—— 渔童(1959)

    320922897

    320922896

    @73225 回复

    九靈
    游客

    《坤舆万国全图》完成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而在《坤舆万国全图》诞生的时候,地球上还有很多地球欧洲人还没有发现。请大家看一组史实:

    1741年左右,沙俄雇佣丹麦人维特斯·白令从西伯利亚乘船抵达阿拉斯加探险,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发现阿拉斯加;
    1770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第一次”发现了澳大利亚,没过多久,澳大利亚就成了英国殖民地;
    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
    ……

    以上都是有据可查,不信可以自己去百度,这些历史都是西方自己承认的。而且还远不止上述这三个地方,还有很多地方欧洲人发现它们的时间都比《坤》图晚得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这就奇怪了,

    1741年,欧洲人才第一次发现了阿拉斯加,但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上却有阿拉斯加。
    1770年,欧洲人才第一次发现了澳大利亚,但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上却有澳大利亚。
    1820年,欧洲人才第一次发现了南极洲,但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上却有南极洲。

    如果《坤》图是在利玛窦的指导下画的,那么请问利玛窦是怎么知道世界上有南极洲、澳洲、阿拉斯加的,是穿越了吗?不知道楼主和其它洗地的几位怎么解释?

    也就是说,利玛窦本人没能力画世界地图,他的祖国也没能量画世界地图,他所在的种族都没能力画出世界地图来。

    由此可见,《坤舆万国全图》所记载的地理知识超过了当时欧洲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的总和。别说一个地理门外汉利玛窦了,哪怕把当时欧洲所有的航海家和地理学家都集中到一起,也绘制不出《坤舆万国全图》来,因为他们还没有绘制世界地图的知识。

    @73227 回复

    九靈
    游客

    更为好笑的是,徐光启十三代孙说“利玛窦1606年还不会用中文表达,但是徐光启有很深厚的国文问基础”。然而1602年,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把《坤舆万国全图》全部翻译好了,厉害了,立马逗!

    323120024

    @75516 回复

    崇鹂
    游客

    @九靈 #73227

    抱歉,是我语文水平实在堪忧令您读不懂,但我没有所谓“洗”了,也不屑于参与中西正统之争。如果读不懂,我可以嚼剩饭说白点,

    重申观点:

    一、本人从《坤舆万国全图》所刻录的跋文推断认为,这幅图的,是明代文人(李、白下诸公)和利玛窦,共同创作的结果,至于说参考了哪些中国书,参考了哪些西洋图(西洋原本、汉译本),《万国全图》的跋文并没有点明,已经永远不可考了。只是从仅存的资料可以看出,例如沧溟宗等字眼应该是中国的东西,地球式的画法可能是西洋的东西。至于说是九中一洋、九洋一中,还是中西参半,本人并不能研究。同时有很多人鼓吹这幅图多么伟大,本人从跋文看来,当事人只是当作闲暇玩具。

     

    二、通过跋文研读,本人由此得到一种认知,即当世一切资料、一切个人,

    ①认为利玛窦完全没有参与,在胡说八道。

    ②认为中国人编定时完全依靠利玛窦,在胡说八道。

    ③认为当时中国人很看重这个东西,引发了巨大影响,在胡说八道。

    ④认为当时欧洲人很看重这个东西,引发巨大影响,在胡说八道。

     

     

    三、《万国全图》所刊刻的“跋文”其实近似“孤本史料”,是了解当时事实的最可信的资料,但现今的很多历史通识书、科技史、纪录片,都用一套约定俗成的、固定的话语,很多地方有违跋文记录,自创一套话语,平添许多误会。

     

    就例如,上图纪录片假如真的说了“利玛窦1606年还不会用中文表达”那绝对是今人误读,跋文根本没有提到,阅读利玛窦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自跋:

    也只是说了,壬午(1582年)到达中国,那时“彼时窦未熟汉语”,在广东刊出的图“司宾所译奚免无误”。(意思是说当时自己不熟悉汉语,中国人翻译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庚子至白下”(1600年到南京?,距离初到中国,已经20年,汉语连基本的交流都不行,那这人也太蠢了)受吴先生教(教的意味很深,指点了什么,都没有明说,永远失考了),结果就是重新刊布了新的图(可能即三才图会收录本)。“辛丑来京”(1602年到北京?)有朋友对他的旧图感兴趣,才开始搞万国全图。这都是基本的事实。

     

    四、合作,指共同创作;共同从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百度百科》

     

    难道明人读得懂利玛窦的西洋文本?难道利玛窦完全读得懂中国的方志图书?如果如果利玛窦一点帮助都没有还要着重提他?万国全图那些文绉绉的话,都是利玛窦的口语表达,你信?世界上不存在互帮互助?我的资料写一点你的资料了解一点,写合作不行,非要去争辩某某原创?利玛窦的图是什么图,中国的图书是什么书?

    所以您说的

    如果《坤》图是在利玛窦的指导下画的,那么请问利玛窦是怎么知道世界上有南极洲、澳洲、阿拉斯加的,是穿越了吗?不知道楼主和其它洗地的几位怎么解释?

    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明明我说是中西合作,却以为我在说西方创作。并且在陷入自我幻想中认为我在枉顾事实,真的绷不住。然后再扣个洗地的帽子,文革和饭圈那帮人就是这么玩的。

     

    五、另外可以谈谈本帖以外的事。

    本人没有研究过古代科技史,文献浩瀚如海,望而却步,本人思维偏文科,对严肃的数理科技研究也不感兴趣。“古代科技史”一直是历史学里的冷门学科,大学者不多。

    至于说时兴的“西方伪史学”倒是略有耳闻,毕竟有时挖的东西确实很假,对于古史的正文清源也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我对于“西方伪史学”和“西方伪史研究者”是敬而远之,因为我认为,东西再假,在别人手上,你永远搞不到手做碳十四,那说什么都白搭。研究西方伪史文献,你不懂古英语拉丁文,不去挖、偷看别人“深藏大内”的原本记录,仅靠中国的文献是不够的作对比的,即使怎么看都猫腻,但永远不能实锤。所以我是敬佩的,但对于此门“显学”的,却是有白费功夫之感。

    目前见到的一些研究者,真的不给力,乍一看很有道理,细思真的不通。没有“叹为观止”“百口莫辩”“固若金汤”的大作。其实是挺让人失望的。唯一的一点作用就是闲谈间开拓一点思路而已。另外粉丝的狂热和疑似与皇汉勾结,让我比较不适,敬而远之。

    就像现在“骂坛”的喷子,战斗力太弱,远不及论坛时代。只有骂到点子上,当头重炮,真实伤害,才会引起反击的欲望,不然就没意思了。人类世界的谣言和谎话何其多,但骂人骂不到点子上,就把自己搞成了笑话。鲁迅那种级别的好喷子,真的是稀缺资源。

     

     

     

     

     

    @75518 回复

    崇鹂
    游客

    另外

    至少历史教科书都是说的“合著”,我至今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中国(西方)单独创作。

    就算是再捧西学,说“受利玛窦的影响创作万国全图”也不能推导出是利玛窦单独创作。

    就算再讨厌西方之无耻,说“大量只有中国才有的资料”,也不能说是中国单独创作。

    因为原图上有跋记,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75600 回复

    恩县布衣
    游客

    @崇鹂 #75518

    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先生何必在此与其多费口舌。

    @76251 回复

    路过冬天
    游客

    我在百度下了一张坤舆万国图,为啥没有澳大利亚?拿到还有好几个版本么?QQ截图20230116125736

    @76256 回复

    凡人
    游客

    @ultra312你是什么科,鹰科还是犬科?来来,自己坦白下,拿了多少狗粮。

正在查看 18 个帖子:1-18 (共 1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8 个帖子:1-18 (共 18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玩赏《坤舆万国全图》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