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56769 回复 ⚑举报 

    gcy
    游客

    看雷公式汇编那个帖子有前辈提到

    @5684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S0aTCTHdtXmI8-6OJcTWg?pwd=6666
    提取码:6666

    我发吧。《历事明原》如今存世的仅有一种朝鲜活字本和一种明钞本。明钞本深藏于北大(对又是他们),外界就不用指望能看到了。但幸亏有日本学者大川俊隆对北大本做过详细的校勘记,让我们相当于见到了北大本的真容。朝鲜活字本在韩国多地有藏,目前公开资源的至少有奎章阁和中央研究院藏书阁。

    我分享的是藏书阁公开的黑白资源,奎章阁本网上虽可浏览彩色资源,但下载不便,就没弄了。奎章阁与藏书阁本是同版,但不知印次先后、书板是否有过修补。配上大川俊隆的校勘记,此文一定要善用,因为它涵盖了北大明钞本的所有信息,光看朝鲜本是不够的。再附加一篇北大学者陈侃理的跋,对北大本有所介绍。

    奎章阁本地址:규장각 원문검색서비스

    藏书阁本地址:한국학 디지털 아카이브[한국학중앙연구원]

    @56853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曆事明原》之於選擇術,其價值就如同《五行大義》之於數術整體、《開元占經》之於天文占候、《周易集解》之於漢魏六朝易學、“景祐三式”之於太一六壬遁甲古法、《五行精紀》之於禄命、《地理新書》之於風水術、《太平廣記》之於六朝隋唐小說。不在於它們的内容有多奇多祕(其中一些過於古老的法則可能已在後世實踐中被淘汰),而在於無數今已亡佚的早期典籍都是靠著它纔能被我們窺見一鱗半爪。古佚书之淵藪,光這一重身分就已使它們的學術分量不可估量了;何況其徵引古書的文段又經過精心去取編排,條理井然,直顯古法之精要。以上諸書的共同特點是,編纂者都恪守學術規範,法度謹嚴,引古書皆大體按時代先後排列,一一具列出處,使我們今日能凭見多種古佚書之崖略。

    引用一下晚清學者戴望、趙之謙對《景祐六壬神定經》的評價。
    戴望曰:“餘皆臚舉舊文,無南宋後術士意造之言,可貴也。自先天後天說行,《易》首受其禍;支流餘裔,波及壬遯。諸家著書者,類牽合陳邵以自重,而古法亡矣。安得此書全出,舉其大要,以正術師也。”
    趙之謙曰:“可見曩時撰書,猶守古法,非務游談。”又曰:“厥後祕府遺籍,可議焚棄;新說萌芽,末流彌甚,亦中於此言,不可不慎信矣。存此,使遺文墜簡猶具崖略,亦足驗學術盛衰之幾也。”另一篇跋文中復謂:“兩卷中敘述六壬法式之始,甚有依據。後世術家務捷得,遂厭爲常談。”
    由此可見唐、北宋人著述的嚴謹篤實學風與後世术士浮躁誣妄之風的對比。我覺得這些評價適用於上列的各種書,當然也適用於《曆事明原》。其書雖纂成於元代,但能恪守古人著書法度,直承唐、北宋治學之遺緒。

    @56855 回复 ⚑举报 

    有易
    游客

    360截图20220829233025537360截图20220829232810636

    kyujanggak.snu.ac.kr/home/...NDLIST.jsp

    感谢@243518015的分享

     

     

     

    @56856 回复 ⚑举报 

    有易
    游客

    上述文献的网址:http://kyujanggak.snu.ac.kr/LANG/ch/search/1_search_main.jsp

    @56858 回复 ⚑举报 

    有易
    游客

    1〉奎中2163曹震圭(中)集注,1799年(正祖23年)。5卷3册,印刷本(韩文版),30.6×18.4cm。(正祖23)。5册3册,字体, 30.6×18.4 cm. <3> 奎中 2023 曹震圭 (中) 集注, 1799 (23 Jeongjo). 5 卷, 5 册, 印刷书字), 32.4 × 19.7 cm. <4> 奎中 2268 曹震圭 (中) ) 集注,1799 年(23 代正祖)。中国历象家曹震圭(生年不详)出版的《秘诀秘诀书》,从各种秘诀书和天文历书中整理了有关天文算术的资料,并附注。这本书是朝鲜王朝正祖1799年(正祖23年)昨天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马蹄曹震圭的详细历史不详,但每卷开头的“管句曹震圭集注”表明他是从事历算学派的天文数学家。在本书的开头,正祖写下了“御制题历事明原”。有“后”。目录分为大项和小项,在大项的情况下,第1卷插入了许多子项。正文在分项标题之后,引用了几本《秘诀》和《天文历书》中的相关内容。每次更改引用时,引用的第一个字母写到极行,形成一个段落。在一段的末尾,加上“震圭谓”,并附有赵镇圭对引文的评论。引文有《≪易≫‚≪神枢经≫‚≪乾坤宝典≫‚≪黄帝遁甲甲》、≪堪舆经≫‚≪曾门经≫等。主要译着《圣历≫≪历例≫》等。重点。从主要项目和引用的标题可以推断,本文的内容以独特的方式处理天文常数,特别是借鉴了与人类事务结果相关的和解方法。有趣的是,这种性质的小册子引起了正祖的注意。正祖对本书的定位是本书开头的“御制题历事明原”。在“之后”中可以很好地看到它。正祖在此说:“自开朝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都用星官来观察天书的变化”。也是在这个时候,岁次法(一种照亮岁次的方法,是冬至点的起点,是历算的起点,岁次)诞生了。历法亮了,历法亮了之后,人就有了时间,据说是过了一年,卓穑就完成了。洗车方面,宋的≪大明历≫(意为刘宋)是45岁,梁的‘虞历>是186年,≪大同历≫是183年,≪开元历≫ ≪宋纪元历≫,八十四年定为七十八年。虞喜的岁差法(东晋天文学家第一个揭示岁差法)之所以不准确,是因为≪尧典≫不适用于中星。从此,人类的知识日益精进,学问在四大领域兴起,淸蒙气差之说从西域(West)出来,生于德国。新法历书≫)、梅文鼎(自解毒网起改编年法,编为《梅法宪历法》)推崇它,四海诸国依循。 ' 他说。又说朱子为理数之书,象为天书。这清楚地表明了正祖对天文常数的态度。首先,《尧典》等刊载的正祖强调了黄帝以来的中国古代历法,认为中国历代历法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没有密切关注而造成的。另外,序末提到赛跑者的演讲,表明他是从强调赛跑者的天文常数的立场来评价古代天文馆的,即按原理掌握数,也掌握象。简而言之,正祖强调了对中国古代天文馆的理解,重点是诸智鹤的天文意识。为此,正祖对明末以后的西方年表也持批判态度。明朝末年,济州东传教士将泗宪法引进中国,并于1653年(孝宗4年)在朝鲜积极引进、采纳和研究。然而,正祖的序言表明,在采用和研究朝鲜末期诗宪历的同时,重视和研究中国传统天文学,即象数天文历制的气氛。而秘诀,则得以维持。很快,正祖大王以新儒家天文馆为基础,强调了中国古代以来的传统天文常数,因此能够接受西方诗歌宪法并与之相辅相成,这也是趋势的一部分。序下题有“判奎章阁检校直阁知制敎臣徐荣辅奉敎谨书”。<1>-<4> 都是同一个版本。段,〈1〉在书的开头包含了正祖的“御制题历事”。明朝末年,济州东传教士将泗宪法引进中国,并于1653年(孝宗4年)在朝鲜积极引进、采纳和研究。然而,正祖的序言表明,在采用和研究朝鲜末期诗宪历的同时,重视和研究中国传统天文学,即象数天文历制的气氛。而秘诀,则得以维持。很快,正祖大王以新儒家天文馆为基础,强调了中国古代以来的传统天文常数,因此能够接受西方诗歌宪法并与之相辅相成,这也是趋势的一部分。序下题有“判奎章阁检校直阁知制敎臣徐荣辅奉敎谨书”。<1>-<4> 都是同一个版本。段,〈1〉在书的开头包含了正祖的“御制题历事”。明朝末年,济州东传教士将泗宪法引进中国,并于1653年(孝宗4年)在朝鲜积极引进、采纳和研究。然而,正祖的序言表明,在采用和研究朝鲜末期诗宪历的同时,重视和研究中国传统天文学,即象数天文历制的气氛。而秘诀,则得以维持。很快,正祖大王以新儒家天文馆为基础,强调了中国古代以来的传统天文常数,因此能够接受西方诗歌宪法并与之相辅相成,这也是趋势的一部分。序下题有“判奎章阁检校直阁知制敎臣徐荣辅奉敎谨书”。<1>-<4> 都是同一个版本。段,〈1〉在书的开头包含了正祖的“御制题历事”。附《明玉》手稿,分五卷三册。<2>与<1>一样装订成5卷3册,但书头留空。这是正祖的“御制题历事明原社”进入手稿的地方——似乎不知什么原因被遗漏了。<3>和<4>中省略了正祖昨天的序言,附上目录,装订成5卷和5卷。与<3>和<4>相同的版本是≪历事明原≫的<奎2888>版本。<1>-<3>版是朝鲜总督府图书之印的故事,<4>版是学术部书,本版是盖章的书 (郑京熙)

    @56860 回复 ⚑举报 

    有易
    游客

    上文是从网站复制的,未做校正

    @56864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有易 #56855

    感谢提供奎章阁的官网地址,看他们的著录信息,奎章阁所藏五个本子的《历事明原》中,公布出来的这个应该还是印次较早的。各本的板框尺寸和行款都一样,都是同版。但纸张开本就不完全一致,印次最晚的奎中 2163、奎中 2164,印刷不早于1799年,纸张是30.6×18.4㎝,比早期的用纸小一点。

    有资源的是奎中 2023,时代只标注了“17世纪以后”,但因为没有“正祖23年序”,且纸张较大,应该可以确定早于1799年。也就是粗略在1600-1798之间。

    藏书阁的本子,收藏方给出的鉴定信息是印刷于1710-1776之间。

    这两本应该还是时代很相近的,谁先谁后还是不好说,只能对校过之后再看有没有蛛丝马迹可供判断。也不知它们两本之间有无异文。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求元代曹震圭的《曆事明原》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