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50 个帖子:201-250 (共 25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6686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一念 #66867

    是的,金口诀最早见于著录,在南宋的《遂初堂书目》,而到了上世纪又发现了黑水城的金刻本(今人定名为“六壬课秘诀”,其实不对,原书首残无标题,应该直接依据同时代的《遂初堂书目》定为“六壬金口诀”),种种证据都显示其书的出现不晚于南宋-金这个时期。如先生所说,其术的年代肯定又比书更早,期待以后能有新发现。

    @66874 回复 ⚑举报 

    钟小臣
    游客

    @243518015 #66850

    补充一点资料,

    要了解易经中所包含的时空是什么,就要了解几个模型: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前的公开课,给大家讲过乾坤生六子的过程。太极图就是河图洛书的两个表现形式叠加在一起。洛书是先天八卦,依据洛书的数据循环而生出六子的顺序的一个表达方式,就是乾坤生六子的数理表达模型。我们看到太极图中的两个眼,就是时间穿过空间产生的通道,而太极图自身,就是我们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所看到的代表着事件的过去光锥与未来光锥之间的点的内部结构。史蒂芬霍金以及西方科学家只是通过对时间光锥的表达,然后将这个事件设定为了一个点,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事件中必然有着时间、空间、人物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总结出来叫矛盾和矛盾的解决。所有的事件,其中都包含着矛盾以及矛盾的解决,矛盾是构成事件的基本要素,那么矛盾的解决是推动矛盾,推动事件向下发展的基本力量,所以这一系列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然决定了这一个点内部它肯定不是固化的,而是有着内部的结构,有着相互的关系,有着内部的时空循环的。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所表达的就是在这一个时空事件的点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中事件向前发展的矛盾与矛盾解决的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

    1

    在数术中,太极图是由时间所代表的乾卦与空间所代表的坤卦相互作用,在时空中形成了一个事件的点,这个点上时空运行的通道就是太极球上的两个眼。而时空相互作用的轨迹就是先天八卦与洛书九宫。古人讲乾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在古人眼中就像天道一样,一直向前运转,从不停息。坤卦就像承载着我们的大地一样,以宽厚的德行来承载万物。所以乾卦就像天一样,代表着时间,坤卦就像地一样,代表着空间,它们之间的组合可以用下面这张图表示。

    微信截图_20221115094813
    这张图是把洛书与先天八卦重叠起来,其中标注的几个轨迹,就是乾坤之间相互作用的轨迹路线。这就是古人给我们的提示,叫: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音yi,四声),这里的水火不相射,实际上应该是水火相射。这张图解出来,就是古人讲的乾坤生六子。先天八卦代表着时空交互以后,所产生的卦象变化。洛书则代表着变化的顺序。所以我们看到戴九履一,九的位置是乾卦,一的位置是坤卦,所以乾卦是九,坤卦是一,这是一个顺序。坤卦要是往乾卦方向发展的话,它就要往高处走,它到九就变成了乾卦。乾卦要是往坤卦方向发展,乾卦要向下走,它到一就变成了坤卦。乾卦和坤卦一个在最上方,一个在最下方。当乾卦与坤卦占据了这两个基础位置的时候,这个情况叫“天地定位”。“天地定位”,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它是时间与空间相遇在一个特定的点上,这个情况就叫天地定位。

    微信截图_20221115094926
    天地定位之后,我们刚才讲到了这个数字它是有顺序的,九向下是八,一向上是二,当代表着时间的乾卦,向代表着空间的坤卦开始相遇的时候,这时候以乾卦为基准点,乾卦在下,坤卦在上,我们看下图红色的区域,就是乾卦和坤卦相交产生了震卦,震卦正好在洛书数字八的位置。

    微信截图_20221115095058
    代表时间的乾卦和代表空间的坤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只是在时空之中物质不同状态的表现方式和物质运动的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当坤卦要向乾卦演化的时候,它是向二的位置演化,洛书二的位置所对应的先天八卦是巽卦。前面乾卦变成了震卦,是由坤卦和乾卦相交出来的,巽卦则是坤卦向乾卦演进的时候,以坤卦为基准点,坤卦在下,乾卦在上演化出来的卦,我们看下图红色的区域就是巽卦。这个点是时间和空间相交的那一部分,是以时间为启动点,与空间相交产生的那一部分,相交产生了巽卦。

    微信截图_20221115095111

    @66875 回复 ⚑举报 

    牧石
    游客

    @243518015 #66844

    这个太阴,钱大昕、钱塘的观点跟王引之不一致。

    二钱认为太岁在太阴前22位,张觉先生根据钱氏的意思举有两例:太阴甲寅,太岁是丙子;太阴是甲申,太岁是丙午。这套规则表述如下:

    1、甲子至癸亥,按1至60依次赋值。

    2、已知太阴求太岁。两种情况:

    (1)如果太阴≤38,太岁=太阴+22

    (2)如果太阴>38,太岁=太阴+22-60,即太岁=太阴-38

    然后查60甲子表该值对应的干支就是该太阴对应的太岁。

    比如太阴壬申年对应的太岁是什么?壬申9,太岁即9+22=31,查表31为甲午。

    太阴癸丑对应的太岁是什么?癸丑50,太岁=50+22-60=12,查表12为乙亥。

    3、已知太岁求太阴。两种情况:

    (1)如果太岁≤22,太阴=太岁+60-22,即太阴=太岁+38

    (2)如果太岁>22,太阴=太岁-22

    然后查60甲子表,看这个值对应的就是该太岁对应的太阴

    太岁庚辰对应的太阴是什么?庚辰17,太阴=17+38=55,查表55为戊午

    太岁己酉对应的太阴是什么?己酉46,太阴=46-22=24,查表24为辛亥。

    @66879 回复 ⚑举报 

    钟小臣
    游客

    我们看下图中间的区域,当乾卦从九变到八的这个位置,和坤卦由一变到二的这个位置,实际上它是两条平行的斜线,这两条斜线在时空图示里面,更像是两个相互纠缠并相互贴合的扭曲状态。

    微信截图_20221115095215

    我们知道一个DNA里面有64个基础结构,截取它其中的一段,可以看到一个相互贴合,相互靠近的这么一个结构,这种相互贴合与靠近的状态,古人把它形容为“薄”,薄是时空相互贴近的状态。薄是一种没有密度,没有距离,而相互贴近的状态。

    7

    为什么用 DNA的螺旋代表它相互接近的这种状态?因为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每个DNA的分子是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结构,这个结构最终会形成64个组合,这64个组合叫64个密码子。三个核苷酸相当于一卦的三个爻,64个密码子是由两组核苷酸的组合,相互交叠而形成的,是正好和64卦之间相对应的,而宇宙中是包含着大量这种结构的。

    刚才乾卦和坤卦之间相薄后,产生了震卦和巽卦,这就是乾坤生六子里面的长男和长女,震为长男,巽为长女。那再往下发展,就是二向下发展变成三,八向下发展变成七。我们看下图,洛书三的位置对应的先天八卦是离卦,七的位置是坎卦,离卦为中女,坎卦为中男。

    微信截图_20221115095534

     

    我们看下图,当乾卦走到了震卦,也就是到了八的位置,它如果再想走到七的位置,则必须要穿过整个坤卦的区域。同样的,如果坤卦从二的位置走向位置三的离卦,则要穿过整个乾卦的区域,在穿过这个区域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两个卦。

    当震卦穿过坤卦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六爻卦叫雷地豫。

    10

    当巽卦穿过乾卦的时候,也形成了一个六爻卦叫风天小畜。

    11

    我们看下图红色区域,当震卦穿过坤卦区域的时候,产生了坎卦,位置是七。当巽卦穿过乾卦区域的时候,产生了离卦,位置是三。震卦变成坎卦和巽卦变成离卦的过程,都需要穿过时空之中的对应区域,就是乾卦在变成震卦以后,需要穿过坤卦的区域,坤卦变成巽卦之后,需要穿过乾卦的区域,这个过程叫射,射是远距离的将弓上之箭穿透出去,里面有穿透,有远程的含义。这个过程产生了两个卦,是坎为水和离为火,这个过程古人把它叫水火相射(音yi,四声),水火相射代表坎卦和离卦的形成,是来自于时空因素之间相互穿透的过程。

    @66880 回复 ⚑举报 

    钟小臣
    游客

    @钟小臣 #66879

    微信截图_20221115095657

    穿透之后,然后再向下是七再变成六,三变成四。洛书中六的位置是先天八卦中的艮卦,四的位置是兑卦,坎卦变成艮卦和离卦变成兑卦是不需要再进行穿透的,因为已经到表面上了,然后开始在表面进行旋转,之后产生了一个时空通道。坎卦在表面进行旋转的过程,它没有离开坤卦的区域,它是在坤卦区域的表面旋转出一个通道,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艮卦,位置是六。

    13

    同样的,离卦在变化过程中也没有脱离乾卦的区域,它是在乾卦的外围进入一个旋转的扭曲过程,旋转的过程中,离卦和乾卦之间时空相互纠缠,产生了兑卦,位置是四。

    14

    但是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当兑卦产生之后开始向坤卦的位置过渡,艮卦也从表面开始向深层过渡,这样的话就在图示中心区域就看到了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穿透兑卦和艮卦之间相互连接的,通过中宫五的这个通道,这个产生的过程古人把它叫通气。通气的过程,就是兑卦开始向艮卦演变,艮卦也向兑卦演变。

    在此之前卦之间所有的演变都是不经过中宫的,中宫的位置大致上就在 DNA螺旋中心的位置,如果在中宫的位置上画一条线,把上下两个点连接起来,就看到了一个穿透于中宫的图示,这个图示在中心形成了一个通道,古人就把它叫通气。

    15

    所以如果我们把说卦传里面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解释为乾坤生六子过程的话,首先就要修改口诀之间的顺序,应该是“天地定位,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通过讲解,如果用真正传统数术中传承的观点和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乾坤生六子的过程,首先是时间与空间在一个四维的坐标上确定了一个特定的点,这时候就可以确定事件。当这个事件向下第一步演化的时候,是时间与空间相互贴近,从而产生了震卦和巽卦。震卦和巽卦也就是产生的第一个时空交汇点,向下开始穿透时间与空间两个区域,然后产生了坎卦和离卦,在坎卦和离卦这两个时空交汇点继续向下演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时间穿透空间的通道,通道的两端产生的卦就是艮卦和兑卦。这就是乾坤生六子完整的过程。

    @66887 回复 ⚑举报 

    蝈蝈
    游客

    微信截图_20221115101536

    @66950 回复 ⚑举报 

    游客

    @钟小臣 #66880

    学到了很多,为何先天八卦是这个排列?四象生八卦,乾兑离震,到巽五到时候跑到另一边了,先天卦图是否和这个顺序有关联?后天卦图为何又用这个戴九履一的顺序而卦不同呢。关于金口诀贵神的玄武在亥,还是子,根据性情可以决定,及起贵人口诀,其实很简单的可以反推出来,与相传口诀仅错一字。

    @66952 回复 ⚑举报 

    一念
    游客

    @芊 #66950

    求教如何推贵人诀?是郭法么?

    @66955 回复 ⚑举报 

    游客

    @一念 #66952

    根据我的方法推出来,和古法郭法都不一样。但是,只有天干起贵人,而始终没明白十二贵神的次序原理。

    @66956 回复 ⚑举报 

    一念
    游客

    @芊 #66955

    天地合?

    @6701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钟小臣 #66874

    谢谢补充,但恐怕我还是只看到了八九十年代那些用八卦推翻量子力学、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间老师傅的身影。他们的想象力可比这还要丰富多了,中国古人(主要是宋儒)发明的这套“河图洛书”、“先天八卦”简直无所不能,完爆现代科技的一切成就。但这样的老师傅一般是没有受过完整的义务教务的,只能在民间忽悠一下同等知识水平的大众,科学工作者一般是不会出来辟谣的,因为这样的“民间国师”多如过江之鲫,根本辟不过来。

    这些符号性的东西,本来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编出无数种千奇百怪的解释把自己绕进去,越看越玄妙,最后发现(自己以为的)宇宙最高奥秘都藏在里面了。我今天足够无聊,竟然逼着自己把这些内容大致读完了,我的感受只能说,希望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们的下一代人能至少有点基本判断力,让此类“大师”的闹剧就终结于这一代吧

    关于宋人新发明的“太极图”和他们发明的“先天八卦”的关系,推荐一篇我比较认可的文章,大家各自用慧眼辨别孰真孰伪吧。认知力这个东西只能说是各人各命,那些被“大师们”割韭菜的人正应了这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mBESHLeq2aobt0Sat2W4Q?pwd=6666
    提取码:6666

    @67014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牧石 #66875

    👍感谢先生介绍~原来如此,二钱果然是自己发明了一个叫“太阴”的神煞来试图解释古书。

    但如先生所推,确实还是解决不了酉德在土的问题。其实二钱的这个“太阴”设计得也不靠谱,基本只是他们自己的空想,得不到古书文本的支持。王引之文章里对他们的反驳也已经很充分了。

    看来,赵晔论德的方式可能真的不同于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

    @67016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6868

    先生不但知識淵博,且實事求是的態度,非常令人佩服,每次跟先生的對話都能讓我得到許多啟發。一點問題有點好奇想請教先生,魏晉南北朝時就陸續有中國文化傳入日本了,不曉得日本那邊有沒有保留那些在唐代後就逐漸消失的式法存在過的痕跡(除了日本國見在書目錄外的文獻)。

    @67017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7014

    日本那邊的古書能不能協助神煞的考源呢?

    @67019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016

    先生謙虛了,我一直衹是初學者的水平,收了那麼多書也沒能沉下心來好好鑽研,欠了太多課有待補上。唐以前的古式法,目前之外古代目録裏見過名字,想看原書估計難了。日本雖然六朝時期就與中國有零星的接觸,但真正大規模的交流還是從唐開始,連唐寫本存世都那麼稀少,六朝古式經能存下來的概率就更小了。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前不久不是還從日本的舊書店發現了《論語義疏》的六朝寫本,希望還能有更多這樣的奇跡吧🙏🏻

    @67021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017

    神煞的考源就更難了,歷代數術書都是實用主義,衹講其然而不講其所以然,今人想給神煞考源,可能衹有追溯到秦漢時期的材料(日書、兵陰陽文獻等)纔能看出一點流變規律。日本不可能有那麼古的材料,衹能靠中國本土的考古發現了。

    @67037 回复 ⚑举报 

    钟小臣
    游客

    @243518015 #67012

    感谢您的回复,也感谢您能“无聊得把这些内容大致读完”,对于认知的内容,确实如先生所说,是各入各眼、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对于数术这个领域,个人认为,还是不妨多一点“无聊”的心态,也许“无聊”之后,会发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对于这类技术的内容,多一点讨论,哪怕觉得是错的也无妨,还是希望多多向各位老师学习

    @67042 回复 ⚑举报 

    钟小臣
    游客

    @243518015 #66868

    《金口诀》现在外界能见到的最早的纪录,应当是北宋政和六年成书的天心派经典《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其中所载的“入式坐端法”,与现在通行版的《金口诀》中的“入式歌”,是有渊源关系的。

    微信截图_20221115100523

    @67051 回复 ⚑举报 

    543713594
    游客

    @钟小臣 #67042

    先生有《玄女常手经》的截图吗,能发两张内容看看吗,谢谢啦。另外请先生能不能详细讲一下天心派的传承。

    @67091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钟小臣 #67037

    当然,我的貌似激烈的态度都是针对文本作者的,并非针对先生,对您本人我十分尊重,因为您补重了我所不熟悉的九宫、金口诀这二者的更古老的载籍记录,对此我是充满感激的。

    至于所转载的学说,只是我所受的教育和形成的思维不允许我苟同其说,但对此信服者自可去研究,也各不相妨

    @6709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017

    我還是不能再放鴿子了😂我把小坂眞二的書發出來吧,先生可以先研究著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vnnrRteJKCj3EZLY-IFxA?pwd=6666
    提取码:6666

    @67131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7092

    太感謝了! 先生無私分享還進行翻譯,不好意思浪費先生這麼多時間,書格有先生這樣的人無私奉獻,相信能形成良好的討論風氣,讓每個參與的人都能有所收穫🙏🏻。

    @67162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7092

    最近看過少微的"再论唐朝的三式之首雷公式,兼议雷霆曜气法的源流"一文,裡面也發現先生的蹤跡😂,先生真是博學,也覺得道藏裡面真的保留了不少式法,《黃帝金匱玉衡經》等書就是從裡面被發掘出來的,就像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也保留了些古老的占卜典籍,話說佛教好像也對式占涉獵不少,例如唐代的一行和尚,北宋徐復也和僧人請教過六壬,《六壬占私記》也藏於真福寺。

    @67267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6550

    先生所言讓我想起《心鏡》所引的《越覆經》,"越王召範蠡占鄭妃產"此案例,程樹勛在《壬學瑣記》(此書兼各古書考據與實作驗證,真的很有價值,剛好就有人發完整版😎)中也說過《吳越春秋》等書找不到此案例,說不定很可能就像先生所說,這是東漢"加工"後的"教科書"😂。

     

    @6726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162

    道藏裏應該確實有很多式法,尤其唐代的道藏。初唐沙門法琳在《辨正論》中嘲笑道士胡亂附會神名,也是信手拈來就引用了古式經。

    精通六壬的僧人,最常見於古代目録的就是志公、一行禪師。一行禪師的名聲太大了,但志公不詳所指何人,也許是南朝的寶志。入唐留學僧惠運取回日本的《恵運禅師将来教法目録》(承和十四年,西元847)末尾處就著録《志公歌》一卷,與《一行六壬歌》(當即六壬明鏡連珠歌)並列。《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壬課類、《通志藝文略》六壬類(焦竑經籍志亦襲之)均著録《志公通課》一卷。

    後來又有五代的僧令岑、宋代那位水平吊打徐復的神秘僧人、僧仲褒,都是佛門裏的六壬大師。可惜從南宋開始好像就不太有僧人研究數術了。

    日本除了陰陽師之外,入唐的留學僧也買走了很多六壬書,除了上面的惠運,還有宗叡《新書寫請來法門等目録》(咸通六年,西元865)内有《六壬名例立成歌》一部二卷、《明鏡連珠》一部十卷。不知還有沒有其他日僧求法目録裏有六壬書,我目前見過的就是這兩家。

    日本宋人大概保持了唐代風氣,對陰陽數術還挺熱衷。《五行大義》的最善本,元弘相傳本,也是在寺院裏傳承下來的;金澤文庫的唐寫本《卜筮書》和其他幾種式占文獻也是從寺院流出的。東密裏還發展出了專門的式盤修法(類似於把式盤當成曼荼羅),與作爲式盤法術的宋代雷公式都有可以相參之處。西岡芳文就是研究佛教與式占關係的專家。

    我感覺日本寺院應該是一座富礦,以後可能還會有驚喜出現。現在那些寺院自己都說不清還藏了什麼古書,因爲數量實在太龐大,管理模式又很老舊,完全點不過來。學界對日本寺院古寫經的整理都纔剛起步沒多少年,至於佛經之外的寺院藏書,就更顧不過來了,衹有靠關心式占的學者取推動。日本學界對六壬的研究,目前從我在網上能見到的資料看,似乎衹有小坂眞二(專精)和西岡芳文(附及)兩人,不知他們什麼時候纔能把日本寺院的資源發掘出來。

    @67269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267

    哇,《越覆經》我還沒注意過,多虧被《心鏡》引了能保留下來~但也有可能是唐宋人附會編撰的。既然與六壬類似的課例最早見於《吳越春秋》,我們能注意到這點,唐宋人也能注意到。說不定他們就把吳越爭霸這段歷史當成經典舞臺,再此背景上編撰過多種占例

    今天那位大佬發的《壬學瑣記》真是好東西,在真正的程氏刻本資源沒有公開之前,這箇排印本應該都是最好的本子了

    @67270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7268

    看他們的背景資料,小坂眞二已經75歲,西岡芳文也65歲了,感覺最近幾年中間沒有其他學者,感覺後繼無人阿😅。

    @67271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131

    慚愧,其實沒那麼無私,衹是因爲我自己看不懂日文,翻譯加注原本都是自己讀書需要,正好帶譯文發出來能方便其他人,就最完美了~可惜我全靠機翻速度太慢,接下來一段時間又需要忙著看專業內(數學)的書,就更顧不上玩數術,不知哪年纔翻譯得完了😂

    @6727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270

    唉,確實是,希望後繼有人吧,畢竟式占是研究陰陽道繞不開的話題,可能還是因爲不熟悉日本的網絡,無法跟進他們的最新動態。我在網上看到的關注六壬的日本年輕人,很多都是被動漫拐帶入坑的中二青年,中文能力連理解《占事略決》都夠嗆,恐怕更沒條件去發掘寺院裏的古文獻

    @67273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243518015 #66299

    我纔發現其實那篇文章裏未提及的式盤還有幾種,除了東漢銅式盤和王家咀楚式盤之外,還可以據黃儒宣《式圖與式盤》一文的列舉補充以下三種:

    1、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M15式盘, 年代上限不早于公元前2 7 8 年白起拔郢, 下限不晚于秦代

    2、江苏仪征刘集联营汉墓M10式盘, 年代为西汉早期

    3、湖南沅陵虎溪山汉墓M1式盘, 有2件, 目前仅公布1 件( M1N: 2 9 ),年代为汉文帝后元二年( 前1 6 2 年)

    @67738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6285

    所謂"郭法"的根據會不會是看了冉景中的"大六壬的古天文學原理及哲學意義研究",後來作者在此博士論文基礎上擴寫出"大六壬的古天文學原理及心智哲學機理研究"上下兩冊,收錄於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二九編第14冊和15冊,從目錄上看大致是講六壬的源流以及方法的考辯,但可惜我手邊沒有此資源,不能一窺真假。

    郭法

    @67771 回复 ⚑举报 

    一念
    游客

    @Andy #67738

    你可以留个邮箱,我发你。因为是论文,这里发就不方便了。

    @67799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一念 #67771

    不好意思麻煩先生了,謝謝。

    zongying130@gmail.com

    @67841 回复 ⚑举报 

    易叹
    游客

    @一念 #67771 先生:

    您好,麻煩先生发一份,谢谢。

    15226100676@163.com

    @67907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7738

    太抱歉了,我剛看到帖子😂感謝先生的線索!看來所謂“郭璞”之說很可能真是始自冉景中先生的文章。這篇文章我也很早就得到了,但一直還沒來得及看,等之後閒下來還是應該看一遍的

    @67919 回复 ⚑举报 

    牧石
    游客

    @243518015 #67907

    见于《星历考原》、《协纪辨方》

    @6792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牧石 #67919

    谢谢先生~原来是《星历考原》所引,我顺着查到原文是:又通书云,郭景纯以十干贵人为吉神之首……

    此段《历事明原》尚无,是清人修《星历考原》时增补的,依据是当时的民间通书,也就难怪会任意伪托古人了

    @67928 回复 ⚑举报 

    牧石
    游客

    @Andy #67738

    冉博士的這份博士論文還是很值得一讀的!!

    @70204 回复 ⚑举报 

    白衣
    游客

    讨论很精彩,高手多多

    @77250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7092

    正如先生所說,小板真二在《安倍晴明撰『占事略決』と陰陽道》確實已經把日本那邊能收集到金匱等古經的佚文都收錄了,只能等未來有新的陰陽道古籍釋出才可能有新的發現。其中《陰陽道旧記抄》除了引用古經的部分以外,還有兩處沒有收錄到,雖然沒有標示古經,但此書為鎌倉時代前期安倍家的陰陽書,所以應該也屬於唐前古法的遺緒。在此將其列出,圖一的部分跟右邊《集靈金匱經》相似,都是關於十二月將射覆部分但多了一些內容。圖二斬關卦(閞為關的異體字)也沒有被收錄進去。另一部《陰陽略書》六壬的部分小坂真二全部都有收錄進去了,兩部書都是六壬部分跟擇日方忌等陰陽道混在一起,所以看起來有點雜亂。
    另外小板真二雖然有把《諸道勘文》內引用古經部分全部收錄,但其書本質是陰陽寮進行六壬等占卜的紀錄(當然也有其他天文占的部分),陰陽師引用古經是用來佐證他們前面卜文的依據的,所以應該要連前面的部分一起才能真正解讀古經,故此把以上這些書放在下面鏈結裡了,讓各位大神參考。

    链接: pan.baidu.com/s/1wA..._DfBQS1cXQ 提取码: 6666 射覆8

    斬關11

    @8984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77250

    感謝先生的精彩分享!太抱歉了,我這麼久纔想起來翻舊帖,回覆得太晚了😂

    順帶也把我近幾天收集到的日本陰陽道六壬占例公開分享出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YtgB52QC3MNeov3PRir2g?pwd=6666
    提取码:6666

    資料全部取自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數據庫

    国書データベース引擎

    其中東京大學那箇數據庫包含了海量的日本古文書的全文檢索信息,是箇大寶藏,值得向研究者們強烈安利。

    @89884 回复 ⚑举报 

    红卫兵yu义和团,有镰刀思维的韭菜
    游客

    @243518015 #89848

    感谢先生无私分享。

    @97146 回复 ⚑举报 

    太余中骞
    游客

    @243518015 #89848

    每次看到你的帖子 总是不明觉厉啊

    @112184 回复 ⚑举报 

    二两猪头肉
    游客
    @118996 回复 ⚑举报 

    抱樸之士
    游客

    西汉.扬雄《太玄》

    北宋真版 《古三坟书》
    北魏.关朗《关氏易传》
    北周.卫元嵩《元包经传》
    日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
    隋.陆德明《经典释文》
    唐.魏徵《群书治要.周易》
    唐.史徵《周易口诀义》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又名兼义,注疏)
    唐.郭京《周易举正》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麻衣道人《正易心法》和陈抟易龙图序
    宋本《火珠林》(黑水城本《六十四卦图歌》TK322,日本真福寺藏北宋刻一卷残本;《永乐大典》残本,仅存贲卦和兑卦两卦部分)
    刘牧《易数钩隐图》
    唐.長孫無忌《周易要义》6卷,(清抄本,柯逢時題識,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 ,柯逢時的書大部分被日本人买去了 )
    唐.李靖《遁甲万一诀》(網上只能看到偶尔有大神放出模糊的圖片 )
    唐.吕岩《易说》二卷图解一卷
    《新编笺解诸家断易奇书》
    越南國家图書館.唐抄本《地理便览》
    孙星衍刻《黄帝五书》
    安倍晴明《占事略诀》抄本

    张尔岐《风角书》

    陰陽数術,現在一的人极不重視 ,好多都没整理出版,只剩孤本

    @118998 回复 ⚑举报 

    抱樸之士
    游客

    <u>西汉.扬雄《太玄》
    《古三坟书》
    北魏.关朗《关氏易传》
    北周.卫元嵩《元包经传》
    日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
    隋.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
    唐.魏徵《群书治要.周易》
    唐.史徵《周易口诀义》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又名兼义,注疏)
    唐.郭京《周易举正》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麻衣道人《正易心法》和陈抟易龙图序
    宋本《火珠林》(黑水城本《六十四卦图歌》TK322,日本真福寺藏北宋刻一卷残本;《永乐大典》残本,仅存贲卦和兑卦两卦部分)
    刘牧《易数钩隐图》
    唐.長孫無忌《周易要义》6卷,(清抄本,柯逢時題識,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 )
    唐.李靖《遁甲万一诀》
    唐.吕岩《易说》二卷图解一卷
    《新编笺解诸家断易奇书》
    越南國家图書館.唐抄本《地理便览》
    孙星衍刻《黄帝五书》
    日本《占事略诀》抄本</u>

    张尔岐《风角书》8卷

    <u>陰陽数術,現在的人极不重視 ,好多都没整理出版,只剩孤本,希望站裡的大神能够搜集一下這些少見的資料 ,然後把資源分享出來 ,不勝感激 </u>

    @119006 回复 ⚑举报 

    抱樸之士
    游客

    @243518015 #89848

    不知為何這網站的內容打不開呀 ,想搜索的東西打不開

    @119072 回复 ⚑举报 

    鸿拂其羽
    游客

    感谢先生贡献,收获颇多。

    @119297 回复 ⚑举报 

    抱樸之士
    游客

    @243518015 #66285

    這個銅盘有释文吗?看不清啊!望回復

    @119893 回复 ⚑举报 

    抱樸之士
    游客

    1.清抄本標題太乙占十卷版本時間清
    版本類型抄本
    所有責任者及責任方式:
    (唐)李淳风

    館藏:
    北京大學圖書館    (北京市 海淀區 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1.清抄本
    <div class="versionInfo"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role="tabpanel">
    <div id="vinfo" class="v-info"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0.1rem; border-bottom: 1px solid #ababab; line-height: 1.6; font-size: 12px;">
    <div class="l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標題太乙占十卷版本時間</div>
    <div class="l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版本類型抄本</div>
    </div>
    <div id="dutyLiability" class="duty"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1rem 0px; border-bottom: 1px solid #ababab; line-height: 1.6; font-size: 12px;">

    所有責任者及責任方式:

    <div class="ps"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唐)
    <div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ursor: pointer; display: inline;">李淳风</div>
    撰</div>
    </div>
    <div id="address" class="add"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1rem 0px 0.2rem; border-bottom: none; line-height: 1.6; font-size: 12px;">

    館藏:

    <div class="ps"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北京大學圖書館    (北京市 海淀區 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div>
    <div>大家学太一,應該關注一下這个抄本</div>
    </div>
    </div>

正在查看 50 个帖子:201-250 (共 25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0 个帖子:201-250 (共 25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天一閣六壬古籍兩種:五變中黃經直解、六壬肘後經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