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29878 回复 ⚑举报 

    Jack
    游客

    介紹源自

    yswx.njucm.edu.cn/2019/...6/page.htm

    《医经溯洄集》为元末明初医家王履所著,共载医论21篇。该书首刊于明·洪武元年,其后虽有多种版本刊行,但现存的主要版本多见于丛书中,如《东垣十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

    王履,字安道,号畸雯,又号奇翁、抱独山人或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元末明初医学家、画家。其先世居魏博(即今河北大名与山东聊城间),故又称魏博王履。少从朱丹溪学医,尽得其传。洪武四年至长安,任秦王府良医所医正10余年。《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按明外史本传云:“履工诗文,兼善绘事。尝游华山绝顶,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为时所称。”[1]《古今医统大全》亦赞其“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探医源,直穷奥妙”[2]。一生著有《医经溯徊集》、《素问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小易赋》、《十二经络赋》等,惟《医经溯徊集》行世。

    《医经溯涸集》书名“溯徊”,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全书探讨了《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匾要略》等医学典籍及晋以后20余家之说,短小精悍,内容广泛,均能从实际出发阐释经旨,平易讲学,无穿凿附会之弊,通俗而有说服力, 提出不少精辟见解。兹将其学术思想略述如下。

    阐发“亢害承制”理论

    “亢害承制”理论源自《素问·六微旨大论》,其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散乱,生化大病。”历代医家对此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解诊释。唐代王冰将其用以阐释天地间的六气相承制约。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赞同王冰的注释,在肯定此乃自然气候、物候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亢则害,承乃制。谓已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也。王履则在“王太仆发之于前,刘河间阐之于后”“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论述了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相互制约、协调和统一,以及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不断变易的,宇宙万物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同时事物的运动、变化始终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即相互间的协调与平衡。他指出:“故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也,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以测,莫测故不息也,可常则息矣。”!们“若然者,盖造化之常,不能以无亢,亦不能以无制耳。”[l4]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则世上万物的生机紊乱。推之于人,则机体就会产生疾病,甚至丧失生命。

    其次,他认为“亢则害,承乃制”是人体“造化之枢纽”,不仅从正常生化角度论述了亢害承制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从文词、字句角度上分析亢害承制理论的含义。王氏指出:“承,犹随也。然不言随而曰承者,以下言之,则有上奉之象,故曰承。虽谓之承,而有防之之义存焉。亢者,过极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胜之也。然所承也,其不亢,则随之而已,故虽承而不见;既亢,则克胜以平之,承斯见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来,迹之不知其所止,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存乎杳置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他把人体的“亢”分为“亢”与“不亢”两个层面来理解,同时将“承”的含义也分为“克胜之”与“防之”与之相对应,将“可必”与“不可必”统一而论,从而将有制之常与无制之变融为一理,指出机体本身存在着“亢而自制”的能力。这种能力既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的动态平衡,又能克服某种一时偏亢的病理状态,使人本身具有的调节、修复、抗邪并促使机体协调统一的能力,真正挖掘出了王冰、刘完素的“未悉之旨”。

    再次,他认为“亢害承制”既有表现为“亢而自制”的能力,也有“亢而不能自制”的时候。倘若“亢而不能自制”,则人体产生病理变化发为疾病,医者便可运用“汤液、针石、导引之法”进行治疗,扶助和加强人体的自制调节能力,以制其亢,除其害。

    澄清伤寒和温病、热病的概念.

    王履对伤寒和温病、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治原则等进行了精当的阐述,澄清了存在于当时关于伤寒、温病的混乱看法。他主张不能以伤寒六经病诸方来通治伤寒和温病、热病,强调应寒温分治。故伤寒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之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独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141。王履的这一认识,从理论上分析了温病的病理机制、传变过程及治法,为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外,王履定义了寒疫与伤寒、温病的不同,纠正了阴暑、阳暑名称上的杜撰和错误,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对暑病用药提出思路,亦为后世温病学说的治疗开辟新径。

    发挥五郁之治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王冰注曰:“木郁达之,谓吐之令其条达也;火郁发之,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郁夺之,谓下之令无雍碍也;金郁泄之,谓渗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也。”张元素、李东垣等医家遵循王注而无异议。

    王履在对经文作了深刻辨析的基础上,对王冰等的注解作了评议,并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扩充 了王冰所释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的含义。

    首先,他将人体之郁释为“滞而不通之义”,并认为“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岂惟五运之变能使然哉9 t41其次,他根据以上认识,指出“郁既非五运之变可拘,则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之法,固可扩焉而充之矣”,扩充了王冰所释治法的含义。如对于“达之”,王履认为应是“通畅之也”,而不是王冰所释的吐法,同时对李东垣以“食塞胸中”,为金与土旺于上而克木的五行承制,来解释“达之”即为“吐之”的治疗原则提出质疑。他再次强调“亢害承制”乃机体“造化之枢纽”,对于食塞胸中而用吐法,应遵循《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原则,不必引用繁复的五运承制之说。

    解释阴阳虚实病机

    《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其中对“阳虚阴盛”和“阳盛阴虚”的病机,历代医家各有见解。王履指出:“邪之伤于人也,有浅深焉,浅则居表,深则人里。居表则闭揍理,发佛热,见恶寒、恶风、头痛等证,于斯时也,惟辛温解散而可愈。人里则为燥屎,作潮热,形狂言澹语,大渴等证,于斯时也,惟咸寒攻下而可平。夫寒邪外客,非阴盛而阳虚乎?热邪内炽,非阳盛而阴虚乎?汗下一差,生死反掌。吁!是言也,谓之伤寒汗下枢机。他根据伤寒病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寒化热的病机特点及其汗下治疗原则,认为阴阳之盛者指病邪而言,阴阳之虚者指正气而言,明确阴阳有邪正虚实之分,而虚实又有阴阳寒热之辨,在阐明伤寒汗下枢机的同时,也驳斥了以往的错误理解,为后世医家所认同。

    首创真中、类中之说

    中风病于《内经》、《难经》、《伤寒》、《金匾》等书中早有论述。王履历考前人所论,又比观刘完素、李东垣、朱彦修所言,提出应明辨中风,倡导真中风、类中风之分,使中风理论渐趋完善,指出:“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这一思想为中医学术开拓了新界,也为中风病的辨证用药指出了一条新路。

    强调审证求因

    王履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病邪之聚散、正气之虚实、体质之强弱、时令之太过与不及等综合因素加以分析。他强调认识病因,除了研究可能致病的客观因素和条件外,必须依据机体对病邪的反应而表现出的疾病证候,从而推论出其病因、病机、病位,然后得知所感为何邪气,决不能以因测病。因此他反对前人医家阐释《内经》四时发病时,将感时令之邪与逾时发为何病之间视为一种必然联系,并评论这些论述“皆不得经旨者,盖由推求太过故也”[4]“往往有泥于‘必’之一字”他认为《内经》所述出现的证候只是伏邪逾时发病的一种情况,并不是必然。应当说王履较正确地理解了《内经》四时发病的精神,提出不能以四气之因来推导致病之理,强调因发知受,临证必须审证求因,对前人形而上的学术观点给予了有力批判。

    《医经溯徊集》是王履唯一的传世之作,从中可见其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开拓。一方面他重视医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广泛了解并博采历代医家医著,特别是经典医籍之长;另一方面又学不泥古,穷经善辨,并以临床实践作为断经的依据,不为经说所囿,对于过去的经典著作,敢于在论述中提出大胆批评,甚至对他的老师朱丹溪也不例外,体现出科学的求实精神和严肃的批判态度。《医经溯徊集》对中医理论研究有着重要贡献,蕴含其中的医学思想对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深远。特别是王履明辨伤寒、温病等论述,不仅推动了明清“伤寒学”的研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清“温病学”的成长,成为明清温病学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当然,王履在书中历数前人“少可而多否”,被认为迹嫌于傲,亦遭到一些非议。对此,《四库全书总目》评价“然其会通研究,洞见本源,于医道中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也”[5],是较为公允的。

    参考文献

    [1]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十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32一233.

    [2]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7.

    [3]元·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

    [4]元·王履.医经溯泪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一4,9,12,31,46,54.

    [5]清·永瘩,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7:872.

     

    @29970 回复 ⚑举报 

    未曾
    管理员

    @Jack #29878

    医经溯洄集.元末明初.王履.著.明刊本.书号17536.灰度胶片
    下载链接: nx.shuge.org/wl/?i...eLPk8utrNM
    或OneDrive: shuge-my.sharepoint.com/perso...-rfniUEbEA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水印)

    @87662 回复 ⚑举报 

    赢定天下
    游客

    感谢老师的分享。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问询资源】《医经溯洄集》 作者王履 – 中医阐述类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