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8914 回复 ⚑举报 

    苏崇鹂
    游客

    依稀记得是上年年初,在本站询求英藏《敦煌棋经》。未曾老师帮我下载了下来。后面我结合各种资料整理了这套书。在此,再次感谢未曾先生提供的帮助。

    这套书对于棋坛参考意义不大。主要是我自己用来印刷阅读的。在感官上也不是那么完美,我已尽力模仿宋刻书籍的味道,实际还是很难,历史感很难做。另外,行文用字也不是很通顺,主要是为了减少篇幅。

     

     

    建议搭配本站已发的《碁经.存159行.敦煌卷.S.5574.大英图书馆藏.20670x1476像素》观看。印刷时建议将原卷附录在第五册末。同时可搭配四川成恩元先生的《敦煌棋经笺注》。自1989年来三十年间,研究这个卷子都离不开成先生的这部书。可惜成恩元先生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这卷子也无人问津。

    可能因此我这集子还有点价值。

    特别是“汉图一十三局,像大吕之朔”在“朔”字的考据上,我是特别有信心的。

     

    不过,如果其他地方有大问题,也不好改正了。很多资料都删除归档了,干了一年再也不想干了,收工了。

    准备排版《操缦琐记》,但都是草书,很恶心,因此完成以后,可能比校读敦煌棋经更有成就感。一年两年后反正完成了就会在这发一份。

    下载链接

    链接: pan.baidu.com/s/145...x1wsLjxJeQ
    提取码:nir0

    @18939 回复 ⚑举报 

    未曾
    管理员

    @苏崇鹂 #18914

    感谢分享~非常漂亮

    @18940 回复 ⚑举报 

    苏崇鹂
    游客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5FUV8N4Ww9Sx1wsLjxJeQ
    提取码:nir0

    @18944 回复 ⚑举报 

    无限可能
    游客

    制作品质一流,谢谢分享。

    诚心请教老师,你这个断句号是怎么制作的。我怎么也弄不到老师的效果。

    @18950 回复 ⚑举报 

    游客
    游客

    感谢分享

    @18951 回复 ⚑举报 

    书生
    游客

    太牛啦!感谢分享!

    @19010 回复 ⚑举报 

    苏崇鹂
    游客

    @无限可能 #18944

    另画一个打字格,打一个“。”句号,然后放大字号。然后随意移动打字格就行

    @19241 回复 ⚑举报 

    无限可能
    游客

    @苏崇鹂 #19010

    谢谢分享经验技巧。

    @19312 回复 ⚑举报 

    形意行意
    游客

    @苏崇鹂 #18914

    感谢分享,楼主大才,制作得非常漂亮,大赞!

    成恩元先生的《敦煌棋经笺注》出版时,也正是我刚学棋不久的时候。那时候中日围棋擂台赛还很火爆。那时候,学校里还流行三棋一牌,这几样当时都会玩,但是最爱的还是围棋。因为围棋是中华璀璨文明的一颗明珠,也是一本无字天书,它包罗万象,周易,太极,阴阳五行,哲学,兵法,天文地理,如果你喜欢,都可以在围棋里面慢慢去领略,慢慢去感悟。

    @26665 回复 ⚑举报 

    云亭山
    游客

    感谢分享

    @69410 回复 ⚑举报 

    玄玄烂柯
    游客

    本人的研究成果:

    敦煌《棋经》(碁经)“诱征篇第二”详解

    www.bilibili.com/video...KU4y187Lw/

     

    两本经典著作(敦煌《棋经》与《棋经十三篇》)中的古代围棋规则的研究

    zhuanlan.zhihu.com/p/436456656

     

    南北朝敦煌《碁经》(棋经)中的古代围棋规则(中文稿整理中)

    ancient rules in texts of Dunhuang Classic of Weiqi

    www.lifein19x19.com/viewt...38;t=17870

    @69411 回复 ⚑举报 

    老黑
    游客

    非常感谢

    @69767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这套书想不到又顶了上来。我后来又修订了一下,同样是这个链接。当时做这套书也不是为了下棋,主要是自己读敦煌棋经的一个心得笔记。最重要的是借此学习、试验用InDesign制作古籍。当时还比较生涩,现在很娴熟了

    由此有几点心得体会,或可参考:

    1、要用纯黑色。

    不要用红黑双色。因为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那种红色是用朱砂印出来的,三百年来也暗淡了许多(或许不纯)。以今人的常价印刷液,印刷红色,有可能会消色比较快。除非是特别专业的印刷店用大价钱去印刷,实际也不会接这种个单。个人也没必要。纯黑印刷,最容易,最廉价,保持最久。

    2、要自己用FontCreator补充字库。

    现在的字库一般是六千到万字。少数如《文悦康熙字典体》《邯郸康熙字典体》可以到5万字。但毕竟属于明刻风格,最舒适阅读的是宋欧风格的刻字,我个人常用《汉仪昌黎宋刻(原版)》《汉仪字悦宋刻本》《字酷堂宋刻本丽楷》风格相近,搭配着用,可以到1-2万字,但还是有一大堆字,需要自己补充。

    前辈制作,早就要求自己补字,但我当时偷懒,不愿学习,直接用illustrator拼接构建,生成图片插入,实际各部书,各种高频用字都要重新插图,越来越麻烦,例如:為、幹、釐、曆。這些字,字体包一般都是没有的。打“軀幹”“釐米”“日曆”都有困難,又或者“為”字只能打“爲”字。

    3、不要记录印章。

    因为,书籍印刷有缩放开本,放自己的印章或者摹记古人的印章,很难保持原大,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有影印原书或者木刻本可以迁移保留印章。

    4、不要画蛇添足用共和年号。

    个人在第一次制作中,试着用“共和国某某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年甲子某某月”之类的年号。现文件已全部改正。

    古琴界马维衡,斫琴时也用这样的年号,实际我后来细细查证,这都是不对的。

    第一,民国也称共和国,“我朝”的标准称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缺了反而略违官正。

    第二,建国时10月1号,当时的讨论,最终决定不用传统纪年,用公元纪年,对接国际,就是说,我们并没有规定在哪一年为元年,而民国是有的,所以他们可以用,我们用了就会发生错误,例如:19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还是1950年是元年?实际就是没规定,不存在“元年”,自然就不能用传统纪年了。包括官方的报纸新闻,每年国庆一定会说“某某周年”就是这个原因,表明从1949.10.1-1950.10.1这个时间段为一周年。

    因而,今日“我辈好事之徒”的仿古书中,直接用干支纪年,或补公元纪年,才是比较合理的。启功、陈巨来等民国诸人的书帖,也多是直接用公元纪年,照样很和谐。

    5、注释要简

    古人文句贵在精简,亦病于简,故有注释,注释日久不通,又复补疏。今人文句,贵于详明,病于繁复。

    从这部书最大的教训就是,说话要尽力精简,虽然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水平一般,讲不清楚,最终篇幅很大,缺乏一种精简之美,同时部头太大,至今没钱印刷。按今日常价,古书装帧印刷,是4元一个筒子页,一千页大概是几千块了。

    6、句读要少

    古奥的原文,例如敦煌六朝文献,东周秦汉简牍,建议添加句读,用黑色,不用红色。用小圆圈,不用墨点,更不用顿号。至于宋元明清的文献,离今天已经很近,都是大白话,实在没有句读的必要。

    同时自己的注释,也没有句读的必要,因为,今人注释用字规范,语句简单,有需要的人自会细细阅读,不需要时也不会看,不必浪费时间对自己又臭又长的注释加句读。

    @69835 回复 ⚑举报 

    老黑
    游客

    @崇鹂 #69767

    如果对字体要求不是特别高. 可以使用思源宋体 或 黑体, 个人感觉思源宋体在直排里面看着舒服一些(相比黑体).

    最关键的是, 思源宋体录入的字多, 极少极少极少情况遇到不能识别的.

     

    可以先试试

    @97256 回复 ⚑举报 

    太余中骞
    游客

    书的字都是鳞次栉比的,很干净,如望秋水长天,很舒畅啊。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自制图书.敦煌棋经解.下载分享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