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35 ⚑举报 

ml123
游客

元末明初刻本《悟真篇三注》三卷

宋张伯端撰,宋薛道光、陆墅、元陈致虚注,元末明初刻本,3册,镇江市图书馆藏。

开本20.5×17.5cm,板框19.1×17.2cm,半叶十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边。

张伯端(984—1082),字平叔,后更名用成,号紫阳,浙江天台人。博学多闻,长期精研儒释道三教典籍,然屡试不第,任台州府吏,因坐事谪戍岭南。晚年云游四方,遍历求道,随龙图阁学士陆诜入蜀,遇真人授金液还丹秘诀。陆诜病逝后,离蜀布道,收弟子石泰传以真诀。后归家修炼,于宋仁宗熙宁八年(1075)成《悟真篇》。元丰五年(1082),趺坐而化,被后世尊为道教金丹派南宗开山祖师。清雍正十三年敕封其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

《悟真篇三注》集薛道光、陆墅、陈致虚三家注,收有七言诗十六首,七绝六十四首,五言一首,西江月十二首,又西江月一首,七绝五首。汉末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张伯端发挥此书理论,兼采儒佛之理,撰成《悟真篇》。提倡三教归一,用诗词的形式,借用外丹烧炼的名称,依托卦象传播内炼的药物、鼎炉、火候、防危等丹经必备知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云:“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悟真篇》行世以后,备受推崇,被奉为道教南宗祖书,为《道藏》主要经典之一。研习者多,因此而注家蜂起,阐幽显微。薛道光为张伯端再传弟子,其注解为现存最早。

此书前有康有为题跋,称为“元板悟真篇”。四周双边,黑口,用墨甚重,又似明初洪武年间风格。考卷端题“紫贤真人薛道光註,子野真人陆墅註,紫霄上阳子陈致虚註”,陈致虚字观吾,为元代道士。生于1289年,四十岁始学道。其弟子张士弘《紫阳真人悟道篇筌题》称:“今集薛陆陈三家所注,寿梓以行。”则《悟真篇三注》系士弘整理而成,盖在元明之际。张氏刊本今不可考,此本即非张刻,时代相去当不甚远。康跋又称“此板书法逸妙,似唐人写经”,以为可珍。已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号子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