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 ⚑举报 

九靈
游客

@九靈 #20207

想证明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天文地理信息都是中国人自己收集的,这里就要证明中国明朝人知道地球是圆的。

分析一:

《授时历》中的西域仪象:

苦来亦阿兒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

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地理志,最早来自《汉书•地理志》。包括全国地理总述和各区域分述,内容丰富简明扼要。这里是用地理志描述地球仪。

1、 “以木为圆球”,已经说明元代天文学家开始把大地信息画到一个球上。可以证明中国人知道地球是圆的。

2、 “七分为水,三分为土地”,《授时历》出现这个水地比例更加让人吃惊:这不但要知道地球上所有大陆的存在,还要知道每块大陆形状范围,才能得出“三分为土地”。要是问今天的人:地球上的陆地占比多少,百度一下就有: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2%,总面积1.489亿平方公里。要是追问:陆地总面积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只能回答:不清楚——总有人做累加算好的面积。要是把这个回答套用到元朝去呢?西域仪象上的地球仪表面三分为土地——总有人做累加算好的面积。元朝之前的人已知道地球上所有陆地的形状和面积了吗?吃惊,存疑。

3、 “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这是把“计里画方”的比例尺绘图模式,给用在了地球仪上了。元朝人要是有地球仪可用,想绘制出南北半球图又有何难?

《授时历》○西域仪象

世祖至元四年(1268年),扎马鲁丁(西域波斯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天文历法学家, 元世祖继位初,任职司天台,创制浑天仪、地球仪等7种天文仪器)造西域仪象:

1、 咱秃哈剌吉,汉言混天仪也。

2、 咱秃朔八台,汉言测验周天星曜之器也。

3、 鲁哈麻亦渺凹只,汉言春秋分晷影堂。

4、 鲁哈麻亦木思塔余,汉言冬夏至晷影堂也。

5、 苦来亦撒麻,汉言浑天图也。

6、 苦来亦阿兒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7、 兀速都兒剌不,定汉言,昼夜时刻之器。

这七种天文仪器,除了地理志(地球仪)是新鲜出炉的仪器,其它六种,跟中华天文仪器一脉同传

公允说法是:扎马鲁丁以木制圆球,绘制大地大洋,江河湖海,经纬度,成了最早的地球仪。郭守敬将地球仪的详细信息记录在《授时历》中,说明郭守敬也是认可地球是圆的。

地球与天球的对应,及经纬对应,在《授时历》中得到说明。更重要的是:《授时历》将地球仪列作了天文仪器。这说明1280年之前,在元朝天文台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已经认可大地是个圆球,可以用作天文观测。

而明朝人使用的《大统历》,依据就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明朝观测天文的人同样也知道大地是个圆球,无需等待利玛窦来教。只有知道了大地是个圆球,在太阳照射下,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才知道“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的太阳直射纬度,可以用来计算北极圈各纬度的长昼时间。

《授时历》中为“日躔chán,天体的运行

日之丽天,县象最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测躔度所在,必以昏旦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从考其所当;然昏旦夜半时刻未易得真,时刻一差,则所距、所当,不容无舛。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纪元历》复以太白志其相距远近,于昏后明前验定星度,因得日躔。今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九度有奇。

上面说的是,太阳当空时,所有星宿都看不见了。而古人却想确认太阳行进到二十八宿的哪一宿的什么位置了,只好在半夜的时候用正南方的中星来推算太阳在哪儿。然而夜半的时刻有可能偏差,推算很容易出误差。

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为什么他想到通过月食来确定太阳所在位置?这是知道了大地处在了月亮和太阳之间,三点一线,造成了月食。用这条线反推星宿位置,就可知道太阳所在位置。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在将地球作为一个天体这一问题上,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是把地球和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等同看待。认为“地体”与五大行星是同一类物质。

如《素问》就明确指出:“观五星之东转,则地体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是“太虚之中一物尔。”

《尚书•考灵曜》也指出:“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自觉也。”地就象一条航行着的大船,人坐在船中,关着窗户,船在行驶,人却觉不出来。

《列子•天瑞》则说:“运转靡已,大地密移,畴觉之哉!”地球是不断地旋转着,只是人的感官不能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