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1 ⚑举报 

游客
游客

温大雅在李渊起兵之后,既“专掌文翰”,所撰当得自所记所闻,比较翔实。今以是书所记内容与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有关记载相互参读,便发现略有异同。如本书谓太原起兵是李渊的主意,新、旧唐书本纪和通鉴则归其功于李世民(《旧唐书·高祖本纪》中记载“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高祖颇以自负。”“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可见李渊早怀称雄之心,此处当属于史官为开国君主背叛前朝皇帝开脱的春秋笔法,与赵匡胤为属下所逼“黄袍加身”类似)。

李渊进军长安途中,“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并受隋军拦阻,“时有流言者,云突厥欲与(刘)武周南入,乘虚掩袭太原”。李渊为此,“集大郎(李建成)二郎(李世民)等”商讨对策,建成兄弟共谋反对回师太原,坚定地表示,“若不杀(隋将宋)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这一建议,得到了李渊的赞赏。《通鉴》记载两兄弟建议被李渊否决之后,李世民哭谏制退兵并连夜追赶先一步退兵的李建成(建成没坚持不退兵的意见,是故大军先行回撤)。根据唐俭墓志铭 和墓碑 和裴寂墓志铭 看,李世民在“圣情仁恻,不忍战民——裴寂墓志铭。”,“(阙十一字)战旋师,方谋后举。——唐俭墓碑”后,的确曾经带着裴寂(裴寂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持反对意见,推测李世民是先说服了裴寂之后再去说服李渊的)和唐俭劝说过李渊,哭谏追师应当是存在的,只是《起居注》作者省略了劝说的详细过程。平阳公主率领义军襄助父亲,“引精兵万人与秦王会渭北。绍及主对置幕府,分定京师,号"娘子军"  “有克定之勋”《起居注》记载义军其他人物独不见公主记载,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