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0 ⚑举报 

九靈
游客

现在所谓的印度这个国家不过是西方出于构造西方史伪证据链,掩盖“西学中源”这个事实以及地缘政治的需要扶起来的阿斗,对西方来说它的存在首先就是服务于这样一个目的,即利用西方给它虚构的伪史对冲中华原生文明日月丽天的光辉!(这个和N古们是一样一样的。)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现在的印度这个国家就像韩国一样,在有心人的怂恿之下,乘着月黑风高,猥琐地拿着改锥每天晚上跑到祖上很阔的中国这个邻居家墙壁下偷偷挖下墙角的砖,然后贴到自己家墙上的那种人,而西方就是怂恿他的那个人。今天的印度这个国家何德何能白白冒领了那么多的文明成果?

说到印度,我们今天就来扒扒它的底~裤,看看它是怎么样的成色。

占领印度次大陆----大月氏征服西亚、南亚(4)

转载,作者:生民无疆

大月氏创建贵霜王国(上)

中国西汉汉文帝在位期间(前179—前157年),大月氏王带领人马,从祁连山出发,几经周折,终于在阿富汗一带的地区站稳脚跟,重建了一个拥有10万户人家、总人口40万的大月氏国。

(注:此为草图,不足为凭)

一、征服印度次大陆

一百多年后,大约在西汉晚期,大月氏国改朝换代了。大月氏国五大诸侯之一的贵霜翎侯丘就却,自立为王,灭掉了其它四个诸侯,建立了贵霜王国。

新成立的贵霜王国朝气蓬勃,丘就却和他的儿子阎膏珍,率兵东征西讨,在夺回了安息侵占的土地之后,以主要精力向东扩张。经过两代国王的努力,夺回高附,征服濮达、罽宾,占领天竺,建立起一个疆域广大的国家。

这个时间点,我们不妨把它确定为公元元年。

后汉书·西域传书格相关链接

“大月氏国……户十万,口四十万,胜兵十余万人。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肹顿、都密,凡五部翎侯。后百余岁,贵霜翎侯丘就却攻灭四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八十余死,子阎膏珍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

贵霜王国在其巅峰时期,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后汉书·西域传》:

“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盘越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

贵霜王国的疆域是:北起帕米尔高原,南至大海;西与安息接壤,东与盘越国为邻。

北、南、西这三面都是比较清楚的。只要弄清楚了东面的盘越国,就能知道贵霜王国的版图了。

魏书·西戎传》:

“盘越国一名汉越,正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与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

盘越国,又名汉越国,位于天竺的东南,与汉朝时的益州刺史部相近;盘越国的人与中国人差不多。中国蜀地商人可能到过这里。

盘越国,就是中国人所建立的国家。他们的后裔,将这里发展为“大秦婆罗门”。(详情点击《古代印度的“大秦国”:中国移民创建的国家链接

盘越国人,和大月氏一样,都是神农后裔,正宗的炎黄子孙。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

根据法显《佛国记》和有关记载,我们推测,贵霜王国与盘越国之间,大致以恒河为界。

由《后汉书·西域传》可知:

1、以前,印度、巴斯基坦这一带地区,有数百城、数十国,是一个碎片化的地方。

2、大月氏在阿富汗地区建国后不久,便让这些小国统统臣服于大月氏,即成为了大月氏的附属国。

3、贵霜王国建立后,杀掉了这一个个小头目,实行一元化领导。

4、大月氏征服了除印度东部部分地区之外的,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整个印度次大陆。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来自中国西北的大月氏的地盘,与来自中国西南的中国人建立的盘越国,无缝对接了。

简明而通俗地说,自公元元年起,整个印度次大陆,便被来自中国的人统治着。

专家们所宣称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在哪儿呢?莫非就是指上述这些人?

从此,天竺地区动态,开始进入中国的史书。

从此,天竺地区,诞生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国史书记载和中国文人的游记。

二、汉唐时期,天竺与中国的关系

大月氏征服印度后,在中国史书里,“身毒”更名了,改叫“天竺”。

西汉及以前,中国史书称这里为身毒,或者与之音近的名字。但是,因为山高路远,中国使臣并未到过这里。

自从大月氏被征服后,由于月氏人的中国情结,开始源源不断地把这里的信息传回祖国。

“天竺”开始了与中国的密切往来。首先,便是佛教传入中国。一般来说,我们都以汉明帝夜梦金人为佛教传入的时间点,而在《魏书·西戎传》说:

“临儿国,浮屠经云: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

到中国来传教的,不是土著的“印度人”,而是大月氏人,而且是受大月氏王派遣

当年来华传教的僧人,均为广义的月氏人。他们和他们的中国弟子,为了强调自己的族属和师承关系,还创立了“教”姓。统一以释为教姓,那是道安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自称来自月支(月氏)的,以“支”为姓,比如月支人支谶。

自称来自天竺的,以“竺”为姓,比如来自中天竺的竺法兰。

自称来自安国的,以“安”为姓,比如安息国王子安世高。

自称来自康国的,以“康”为姓,比如祖籍康居的康僧会。

总之,无论来自何方的西域佛僧,皆不出大月氏的势力范围。

经过二三百年的孕育,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南北朝时期,随着来华的月氏“僧人”越来越多,内地出现了“西天取经”的热潮。

到了唐朝,随着安西都护府的建立,万里西域,安宁祥和。又因为天竺对大唐的臣服,中国人进入天竺,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无数中国僧人西天取经,无数“天竺”人等来华谋生、求学、做官,使节商旅之往来更是络绎不绝,中国与天竺的交流,进入高峰。

说到如此热闹的“国际交流”,某些人马上开始琢磨了:“西方”传给中国什么宝贝?那些科技文化是月氏“僧人”带到中国的?

这是一种病态心理。

汉朝时,在西域都护辖区里,以几百上千名汉军官兵,就能够牢牢控制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汉朝官员只要带上几十名汉军士兵,就敢于而且能够成功地摧毁一个西域国家。

唐代时,情况大同小异。

以中国之压倒性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优势,竟然不是中国影响外国,反倒是西方影响了中国

唐朝时,中国对天竺的影响有多大?

根据史书记载,我只罗列四个现象,大家自己思考去:

1、东、南、西、北、中这五个天竺国的国王,是大唐朝廷封的,他们的后人要想继承王位,必须上报朝廷,并获得批准;

2、五个天竺国的国王,正式场合,穿着朝廷官员的官服;他们权力的象征,是朝廷颁发的官印;

3、五个天竺国国王一旦接到朝廷的命令,一定会按时抵达长安或者洛阳,亲自向朝廷汇报工作。

4、五个天竺国国王定期给朝廷报告工作,他们的儿子,在长安城给皇帝当卫士。

详情请参阅《唐朝的附属国:印度----五天竺内容见下面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