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3 ⚑举报 

九靈
游客

在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

在明末清初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时候,缺少工具书,应该还没有什么中文拉丁文词典交通和今天相比也及其不便利,也没有互联网,请问一个成年人,一个耶~稣~会~士不远万里经过两三年海上颠簸,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中文是怎么学习的?需要花多少年花费多少功夫才能学成自己写出具有这样专业知识水平的文章?这一点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学英语或者其它外语的心路历程!这还是在教材充沛,资源充足易得,交通便利的情况下。

葡萄牙耶~稣~会~士阳玛诺 (Emmanuel Diaz, Junior,1574 年-1659 年 3 月 1 日)约1611年到达中国大陆,1613年到达北京,并于同年开始撰写《天问略》,到1614年据说在几个中国皈依者的帮助之下已经写完了《天问略》#18745楼,期间还要建设布道所,传播福~音,还要一路旅途奔波,还要吃饭,住宿等等等等……,他的中文会是怎么样一种水平,我用脚趾头大概也能想得出,只要他不是万年一遇的语言奇才!即使他在北京获得中国皈依者的帮忙,然而,他们之间怎么相互沟通嘛?!帮忙的中国教徒怎么才能领会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嘛!当时连个字典有没有都是够呛,这天文学,佛道之学里面的专有词汇如何对上?况且那时候拉丁文词汇贫乏,很多中文意思在拉丁文里是找不到对应的词的,这绝对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啊!这场景大家可以自行脑补!阳玛诺可能自己光速写出这种水平的书吗?哪怕他自己写了个草稿大概,别人要帮他修改也是不容易,这个大家可以找专门帮人改论文的问问,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折磨。

因此,唯一符合逻辑解释是,《天问略》是中国人写的《天问略》真正的作者是中国人。写的人可能就在#18745楼落款的几人当中,或者是他们一起写的,也是有可能的。

更搞笑的是,与阳玛诺在北京时居住在一起的一位不知名耶~稣~会~士竟然说《天问略》是一本数学书,这……不觉得非常讽刺吗?传~教~士可怜的数学水平啊!无语!

截图自《The Jesuits, the Padroado and East Asian Science (1552-1773)》

注:

❶,《The Jesuits, the Padroado and East Asian Science (1552-1773)》by Luis Saraiva, Catherine Jami:“Around this time, Dias prepared the Tianwenlüe helped by some of the best known Chinese converts.”

❷,好像出自南怀仁写给欧洲的信札中,具体的等以后看到再补上,寻找资料很花时间啊😅😅😅

图一  《天问略》,这里面的知识中国早就有了#18788,所以来自哪里,没点数吗?

图二、三  截图自《Clavis sinica《简要中文》,17世纪,具体时间不详,柏林国图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