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9 ⚑举报 

九靈
游客

@尚德堂 #17455

换马甲啦?人活一辈子,不会独立思考,就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人云亦云,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gsyrzjy #17465

@旭公子 #17469

下文节选自《以图证史:楔形文字是骗局,巴比伦在海中央 --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四则)(一)》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5000年前,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苏美尔的乌鲁克当时在波斯湾的大海里。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河,是合并成一条阿拉伯河(图1),注入波斯湾。而早先两河并不合流,直接注入波斯湾。两河最早的入海口是在巴格达北部,两河的细腰位置(图2)。巴格达也是8世纪中才新建的城市,建在两河冲积新形成的土地上。在图2人们还可以明显看出,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1)两河流域两河交汇合成一条阿拉伯河

(图2)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是低地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2显示,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巴比伦平原,是两河冲积低地。这个巴比伦平原与我们想象的截然相反,一点不肥沃,部分地区有相当的盐碱性,基本不适合种小麦,只能种耐旱的椰枣。伊拉克是全世界最大的椰枣生产出口国。而且,巴比伦平原属于高温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高温,7-8月气温高达45-50度。

听上去,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土地肥沃啊,盛产粮食啊。但拥有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平原的伊拉克,竟然严重缺粮。今天伊拉克大部分、甚至90%的粮食需要进口。伊拉克的主要产粮区是东北库尔德地区。讲这些,是为了破一破我们被长期灌输,两河地区是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两河流域,根本就不是“农业文明”的适宜之地,更不要说早先巴比伦在海中央。

两河流经沙漠,携带大量泥沙。每年有6000万立方米泥沙填入波斯湾,不断往南增加冲积平原(图3)。图3上曾经的伊朗马赫夏赫尔“港”,如今已成为内陆城市。霍梅尼港也指日可待,很快变成内陆城市。

(图3)阿拉伯河口,每年填海6000万立方米泥沙,海岸南移

一些老地图显示,两河交汇合流形成阿拉伯河,不过500多年左右。冲积平原往南推移了17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从两河交汇点到巴格达直线距离390公里,4000年前,巴格达即使不是在海里,也是处在新形成的两河冲积土地上。

苏美尔的乌尔和乌鲁克,是两河文明最古老、最核心、最关键的地方。

西方故事学告诉我们,乌尔是人类最早的城市(百度有曰:“约于7000年前,苏美尔人开始在乌尔建造城市初型并定居……形成系统的城市体系”)。乌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而乌鲁克则是人类最早文字——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还创作了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史诗《吉尔伽美什》(西元前1800年)……

而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乌尔,发明人类最古老文字的乌鲁克,都离两河交汇点不远。在两河交汇处附近,长期有一个名叫哈马尔的“堰塞湖”,早先就是海。现代伊拉克地图显示,乌尔离这个湖非常近(图4)

(图4)现代伊拉克地图乌尔也紧邻两河交汇处的“堰塞湖”——哈马尔湖

两河巨大的含泥沙量,1922年英国人查尔斯·莱纳德·伍莱(Charles Leonard Woolley)伪造乌尔和乌鲁克遗址(另文专论)之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西方人明白过来,不得不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曾经是大海,早先两河是直接入海(图5、图6)。三幅地图都显示两河交汇之前,直接入海。

(图5)西方人也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是大海,两河直接入海,乌尔紧濒大海

(图6) 西方古巴比伦地图:波斯湾北移两河没有交汇,直接入海

那么,两河交汇处附近的乌尔和乌鲁克呢?万幸,乌尔刚好在海岸边,紧濒大海。西方人只能设定,要等乌鲁克和乌尔创造出人类最古老的的文明之后,海岸才南移。

那么人们要问:难道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起源于一片刚刚形成的海滩滩涂上?这好比是问:中华文明是起源于上海?或起源于东海之滨的盐城(早先濒海)?实在是太荒诞无稽了!

以两河交汇后阿拉伯河形成的速度,算得紧一些,2000年前,乌尔(海拔6米)和乌鲁克(海拔9米)已经是大海。算得宽松些,退一万步,5000年前,乌尔和乌鲁克断然在海里!

呵呵,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啊!很可惜,呜乎尔…呜噜噜…克,它不仅是泥巴捏的,而且在海里!

泥板楔形文字的发源地在海里,泥板不可能埋地下数千年不化,泥板楔形文字可以胡乱释读……种种理由证明:泥板楔形文字就是一个骗局。

结论是: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两河文明是虚构,同样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赫梯铁器文明,也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