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功臣图
此《凌烟阁功臣图》由清代刘源绘制,名工朱圭镌刻。全书摹绘唐太宗时二十四位功臣人物画像,始于:长孙无忌。终于:秦叔宝。后附大士及关帝像各三幅。每像都附题赞,题赞纹饰有秦砖汉瓦、钟磬鼎彝、刀剑法器、书砚琴瑟等。此为清康熙八年吴门柱笏堂刊(钤印)本。
此《凌烟阁功臣图》由清代刘源绘制,名工朱圭镌刻。全书摹绘唐太宗时二十四位功臣人物画像,始于:长孙无忌。终于:秦叔宝。后附大士及关帝像各三幅。每像都附题赞,题赞纹饰有秦砖汉瓦、钟磬鼎彝、刀剑法器、书砚琴瑟等。此为清康熙八年吴门柱笏堂刊(钤印)本。
此《苏米志林》由明代藏书家毛晋辑。全书共三卷,分作:子瞻章次两卷(关于苏轼的小品文两百多篇)、元章章次一卷(关于米芾轶闻的小品文一百余篇)。其内容为关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和米芾的轶闻趣事汇编。此本应为明天启五年虞山毛氏绿君亭刊本。
此《寒窗十咏图》册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高翔所绘笔墨小品。全册共十开:枯荷、疏桐、寒藤、冬兰、衰柳、败蕉、晚桂、残菊、苍杉、早梅,每开配题诗。其所表现的大多为生长期过后的衰败之态,既无细节的描摹,亦不施颜彩。虽然衰败,却表露出孤芳自赏的傲岸气质。此册现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此《诸史提要》由南宋钱端礼编纂,清代张英补纂。全书共十五卷,其内容取诸史(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五代史)之文可资辞藻者,按部采摘汇辑成编。各以一二字句关键词为标题,并加训释。此为清康熙五十二年武英殿刊本(以清内府藏旧钞本为底本)。
此《北山堂十宝》是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碑帖馆所藏两千余件拓片中,精选出的十种最为珍贵的宋代拓本,包括:西岳华山庙碑、夏承碑、九成宫醴泉铭、集王羲之圣教序、大字麻姑仙坛记、十七帖、淳化阁帖泉州本、汝帖、英光堂帖。因文物捐赠者利荣森博士的堂名为「北山堂」而得名。
此套摄影集为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于 1971 年和 1972 年访华时记录。此内含照片和幻灯片 2353 幅,这些照片大部分由 Joseph, William A.、Pickowicz, Paul、MacKinnon, Stephen R. 三人拍摄。他们与那个特殊时期的工人、农民、学生、政府官员和士兵会面并记录他们的生活。
此《鹡鸰颂》卷由唐玄宗李隆基书。唐开元七年秋,有鹡鸰约千只翔集于宫殿,玄宗见其飞鸣行摇,不畏人之状,联想及兄弟相聚之乐,遂召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撰颂文,玄宗亲自书成此卷,全卷以行书写成,共四十四行,三百三十一字。这可能是他传世仅存的墨迹。 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饮中八仙图》卷旧传由元代任仁发绘。画卷内容取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意,描绘唐代八位名士: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醉酒的生动情态。人物造形具雅逸趣味,画面简洁而设色清雅。然笔墨力道稍弱,或出于明人手笔。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魏氏家藏方》由宋代魏岘编撰。全书共十卷,收作者家传及其亲自试用有效的验方共 1051 首。归纳为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伏暑、疟疾、肾气、痰饮、补益等 41 门,每门列叙若干方剂,均有方而无论。此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宝庆三年序刊本,缺卷三。
《毛诗品物图考》由冈元凤纂辑,橘国雄绘画。这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植物、昆虫、动物的图释著作。全书共七卷,分为草、木、鸟、兽、虫、鱼六个部类,图配文字考证,其中有 200 余幅插图。此内含日本天明五年刊本及清光绪时期彩绘本。
此《长江万里图》卷旧传由南宋夏圭绘。此画卷由右向左开展,从波涛汹涌到风平浪静。或两岸狭隘,山石险峻,江水奔流急窜;或遥岑水阔,烟笼雾约。人们浮舟江上,有急流勇进者;有系缆倚岸、载卸货物者。岸边则有村墟旅店、亭阁寺宇,行人匆忙赶路,通幅充满机趣。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此为宋末元初胡三省音注并撰《辩误》十二卷,明万历时期张一桂吴勉学校正刊本。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上古时期大禹治理大洪水的传说。此《禹王治水图》卷传为南宋画家赵伯驹绘。画卷为青绿描金,其主题内容为大禹治水采用凿岭开山、决江济川,疏导方式治理水患的故事。卷末附元代文学家虞集书《禹贡》。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河防一览》由明代河臣潘季驯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河工专著之一。全书共十四卷,记录了潘季驯治理黄河、准河、运河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措施。包含:敕谕、图说、河议辨惑、河防险要、修守事宜、河源河决考、前人治河之议与明代治河奏疏等内容。此为明万历十九年刊本。
此《历代帝后半身像册》为南薫殿旧藏。内含七册:宋代帝半身像册、宋代后半身像册、元代帝半身像册、元代后半身像册、明代帝后半身像两册、历代帝王半身像册。其最早的一批绘制于宋代,经元明宫廷不断补充。此套于清乾隆十三年重新装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李氏焚书》(意为不容于世,早晚必将付之一炬)由明末思想家李贽著。这是其最为著名且争议最大的一部书,是他反对传统思想、政治、哲学、社会思想的集中体现。此明末朱墨套印本,全书共六卷:卷一、卷二、卷三为书答,卷四、卷五为杂述,卷六为读史。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历朝读书人都将科举中榜视为人生大事。《观榜图》描绘殿试后考生争相观榜的场景。此内含两种绘卷:明代仇英本主要描绘殿试后人们争相观榜以及皇宫内举行的相关庆典礼仪等情景。清代梁亯本描绘清晨时分,众人举火查榜的景况。
此《酒颠》由明人夏树芳编,陈继儒补正。书分为上下两卷,其内容专论酒事,引诸多历史典故(一百七十余则)以畅谈酒的妙处。后附《酒颠补》上中下三卷,上卷补叙酒人,中卷补叙酒品,下卷补叙与酒相关诗文。此本大致为明万历四十年序刊本。
此《岁华纪胜图》册由明代吴彬绘。画册共十二幅,分写一年中各月份的节庆活动。幅中景物,多着意变形,饶有奇趣。如画人物,外形肖似陶偶;画树则矮圆,且枝干转折灵动。故通体结构虽不尽真实,但分物细看却处处变化,诚属吴彬极精之作。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状元图考》为明代历科状元的传记集,并录状元诗文。分别绘像,后有小传,小传叙历科状元科次功名及梦兆、逸事,绘像则演绎其中有警示及教化意义的故事。这是一部当时各地书坊和科举考场书棚里都必然陈列的畅销书。此内含明万历三十八年刊本、清咸丰六年叶氏福元书室写刻本。
此《童蒙训》由宋代吕本中撰。全书分作上中下三卷,采用语录体,内容取大儒名言、述根本经训、集师友杂说,多关立身、行己、读书、取友、抚世、酬物,仕州县、立朝廷,纲条本末等正论格言。这是其家塾训课本之一,侧重伦理道德教化。此为南宋绍定二年李埴寿州刊本。
《肘后备急方》由东晋葛洪编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后经梁代医家陶弘景、金代医家杨用道增补成即今存本《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全书共八卷,共七十三篇,采取因病检方的编写体例,涉及的疾病上百种。此内含明嘉靖时期襄阳知府吕颙刊本及明万历二年岳州府知府刘自化刊本。
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 “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等十八人为学士。此《十八学士于志宁书赞》卷旧传为唐代阎立本绘,于志宁书赞,人物成排站立,旁边书写身份识别与赞语。此卷后题绘制于唐高宗龙朔二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引首有沈括题跋。
此《大禹九鼎图述》由明代王希旦著,林翰校。全书不分卷,前为大禹九鼎图述,后列臆想中的大禹像及九鼎图像样式:洛书鼎、乾象鼎、九河鼎、九州鼎、五岳四渎鼎、九糓鼎、夭乔彚祥鼎、异物灵彚鼎、飞走肇瑞鼎。后附历代帝王鼎类。此为明崇祯时期张英刻本。
《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被合称为五经。此魁本大字《五经》为明代翁溥校订。全书共分:周易(两卷、图一卷)、尚书(两卷)、诗经(三卷)、春秋(两卷)、礼记(六卷),皆以白文为主,字大如钱。此为日本江户时期刊本。
此《月令图》卷由明代吴彬绘。其内容按月份以特殊横幅册页形制描绘一年岁时胜景风俗画,依序为:元夜、蚕市、秋千、浴佛、端阳、结夏、中元、玩月、登高、阅操、大傩和赏雪。画中各种人物活动与丰富景物新颖生动,画风精致纤丽,设色雅致。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野客丛书》由宋代王楙(自号野客)撰。全书共三十卷,收录作者杂著笔记六百一十八条,以考据、杂记历代轶事为主,内容涉及经史、经济、地理、文字、诗词、名物、制度、故事、风俗等各个方面,后附野老记闻(为其父王大成所撰记述元祐遗事)。此为明嘉靖四十一年王穀祥刊本。
此《易图丹镜》(白岳山人集注易图丹镜)由明代张星餘著集。全书共分金木水火土五集,始于九重天、日蚀图说。终于丹镜外篇。其内容辑录诸多仙佛相关典籍、篇章,并配以相关图说。此为明崇祯十五年序刊本。
宣传画是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大多创作刊印于建国后,题材有政治、经济、军事、人物、体育、生产、儿童等等。此《中国宣传画》系列将整理归纳此类艺术作品的高清数字文件,现已归档两辑(附计划生育海报),六百余幅。
此《工程做法》(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由清雍正时期工部允礼等纂修。全书分为:工程做法七十四卷、内庭工程做法八卷、物料价值八卷。其内容记载清代官式建筑工程的具体规范以及用料及物料价格。大木作并附有屋架侧样简图二十余幅。此为清雍正十二年武英殿刊本。
此《集古像赞》由明代嘉靖时期史馆编修孙承恩编撰。全书不分卷,收录上起盘古、伏羲、神农、黄帝,下迄元代赵松雪、许谦、虞集等贤哲二百零六人,画像上为古像赞(四言诗),图均为半身像。此为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此《普法战纪》由清代王韬辑撰。全书共分十四卷,记叙 1870 至 1871 年普法战争事。作者根据张宗良口译资料以及何玉群、梅自仙、陈蔼廷等译述文献、各种日报所载资料,“荟萃贯串、次第前后、削伪去冗、甄繁录要”,依时间先后汇编而成普法战争实录。此为清同治十二年香港中华印务总局活字排印本。
此《康节先生击壤集》由北宋理学家邵雍(谥号康节)撰,蔡弼重编。全书共十五卷,其中内集十一卷,外集四卷,收录邵雍诗作一千四百余篇,篇名都题作某某吟,主要是抒发其哲学思想。此为南宋时期建安蔡子文潜心斋刊本(海源阁旧藏),现藏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此《民末上海影像》选辑自美国《LIFE / 生活》杂志。选辑照片 3409 幅,其内容主要是记录在解放前夕上海(这座曾经繁华的国际都市正处于贫困、腐败和混乱的包围之中)的社会状况、政治人物、市井百态、外国人的生活。这些照片大致拍摄于 1940 至 1949 年。
此《李约瑟的中国摄影集》(附旅行日记)为英国汉学家 Joseph Needham(李约瑟)在 1943 年至 1946 年间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期间的旅行笔记和照片。此系列包含照片 1200 多幅,旅行(西北、东南、西南、华北、敦煌千佛洞)笔记四册。这些材料大部分保存于剑桥大学图书馆。
此《太平春市图》卷为清代宫廷画师丁观鹏奉敕绘制。画卷描绘太平盛世的新春市集,乡人互相打躬作揖、摊贩卖爆竹、打太平鼓、耍猴戏、跑旱船、戏棚、货郎担、游人市贩、松树桃竹,皆生动逼真。此卷为绢本设色,绘制于清乾隆七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此《荀子》为汉代刘向编,唐代杨倞注。全书包共二十卷三十二篇:始于劝学篇,终于尧问篇。每卷末附考异,罗列他本异文。此为南宋淳熙八年钱佃江西漕司刊本,海源阁旧藏,现藏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此《周易集注》(易经来注)是明代学者来知德所撰易学著作。全书十六卷,前附易学杂说、易学六十四卦启蒙。其内容以象数为方法,以义理为旨归,以《系辞传》“错综其数”、“非其中爻不备” 二语贯串上下经六十四卦,纵横推阐,多有创获。此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虎林重刊本。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此《古今图书集成图纂》共四十卷,疑是初刻集成之前试印图版,分为天文、地理、山川、外国、农桑、乐器、考工、奇器、博古、禽虫、草木等部,收图二千多幅,其版画精美。此书约刊于清雍正时期。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此《山海经》册为元代书法家曹善所书。全套共四册,小楷抄写郭璞传《山海经》十八篇,其书风质朴端严,结字参差,用笔古拙之处可见钟繇遗法。此本约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经姚绶、王世贞、陈继儒、董其昌等递藏。
此《杨氏家藏方》为南宋医家杨倓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全书共二十卷,分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咳嗽、眼目、伤折等四十九类,收方千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的治疗。每方下详列主治、药物组成与治法。此为南宋淳熙十二年跋刊本。
此《The Birds of America》(美国鸟类)由美国博物学家、画家 John James Audubon 创作。全套插图共四册(四百三十五幅),版画绘制了生活在美国的各种鸟类,共收录 497 个北美洲的鸟类物种,画作大小与实物一致。 此系列于 1827 年到 1838 年间在英国第一次分批出版。
此《行书赤壁二赋册》是元代赵孟頫的作品。全帖共书八十一行,其中《赤壁赋》四十六行、《后赤壁赋》三十二行,署款三行,并有苏轼像于帖首。前后二赋为赵孟頫同时所书,风格却略有不同。此帖约书于元大德五年,纸本册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至圣先贤半身像》册描绘孔子及其弟子和历代先贤先儒。全册共六十开,图绘起自孔子,终至许衡,自春秋至元代一百二十位历代名儒的设色画冠服半身像,各像题签。此画册原为清宫安奉历代帝后贤臣图像的南薰殿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管子》一书托名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著。其主要内容记录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等百家之学。汉代刘向编定《管子》时共八十六篇﹐今本实存七十六篇﹐其余十篇仅存目录。此内收录南宋墨宝堂刊本、明万历时期赵用贤刊本及凌氏朱墨套印本。
此《三谢诗》为北宋时期唐庚辑汇。全书收录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和南朝齐谢朓的诗作六十四首。此为南宋嘉泰四年谯令宪重修九江郡斋刊本(蝴蝶装),海源阁旧藏,现藏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海内孤帙。
此《地图综要》由明末吴学俨、李釜源、朱绍本等编撰。这是一部中国军事地理大纲,全书吸取了罗洪先《广舆图》和桂萼《皇明舆图》的体系和绘图方法,分为:总卷、内卷、外卷三部分,全书各卷,计插绘地图六十余幅。此本为明末清初新安黄氏刻本(内含两种藏本)。
此《王文公文集》为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著。全书共一百卷,收录作者诗文杂著,共计 2281 篇,按文体编排:书、宣诏、制诰、表、启、传、杂著、记、序、古诗、律诗等等。此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南宋初龙舒郡刊本,残存前七十卷。
此《初学记》为唐玄宗时徐坚等奉敕纂辑的一部官修类书。此书的编撰原为唐玄宗诸子作文时检查事类之用,故名《初学记》。全书共三十卷,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保存了很多古代典籍的零篇单句。此内含南宋绍兴十七年东阳崇川余四十三郎宅刊本及明嘉靖十年锡山安国桂坡馆刊本。
《外台秘要方》是由唐代医家王焘编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全书共四十卷,分一千零四门,收方剂六千多首。书中每篇首列《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候,次述各家医疗方剂,也附有许多民间单方验方,记载其疗效和应用范围。此内含日本嘉永六年影钞南宋绍兴时期两浙东路茶盐司刊本及南宋刊零本。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NC 4.0:可共享及演绎,但请非商业使用